如何说好一堂物理课——《牛顿第一定律》(2)
2013-11-18 01:06
导读:这样的流程打破了传统的授课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发现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让他们去想解决矛盾的方法,
这样的流程打破了传统的授课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发现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让他们去想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补充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毕竟几个世纪的问题让他们在短短的45分钟内理解的清清楚楚,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说教学过程,它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说明板书设计。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还是从《牛》这节课来谈谈教学过程:我以表格的形式来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1.物体原来是静止,现在要让它运动,我们应当怎么办?2.停止用力,物体会如何呢?
误导学生 1.物体受力就会运动;2.物体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观点)
演示实验 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短,在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长.
伽利略理想实验 如果表面光滑,物体受到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大小不会改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笛卡儿补充 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不变.
分析理想实验(得出矛盾) 设想没有摩擦,一但物体具有某一速度,且合外力为零,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让学生发挥想象)
三个问题(作为引题) 1.原来静止的桌子,为什么会动了呢?2.光滑平面上的小球如何能静止下来?3.如何使光滑平面上的小球加速行驶?
牛顿第一定律(由学生解答上述问题并得出规律,教师进行总结) 1.内容2.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解决矛盾)3.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需要外力.(突破重点)4.分层次、有梯度的升华概念(讲解例题)
讲解惯性 1.内容2.实例分析(汽车的启动及刹车)3.例题讲解(惯性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假如没有惯性(学生分组讨论)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学生作业 略
而然的体现了本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突出了重难点。
最后,我想谈谈说课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3的时间。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避免过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