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革命新闻摄影的开拓者-新闻传播毕业论文(2)

2013-06-06 02:24
导读:事实证明上述论断的正确,不久,预期变成了事实。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沙飞“决心立即北上至华北前线收集材料
  事实证明上述论断的正确,不久,预期变成了事实。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沙飞“决心立即北上至华北前线收集材料(拍摄照片)”。不久,太原危急,国军主力南撤,八路军115师一部在聂荣臻将军率领下,深入五台山地区打游击,创建第一个敌后根据地。10月,沙飞参加了八路军,他是第一个参加八路军的摄影家。他的革命热情和才干,受到聂荣臻的赏识。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12月,聂荣臻委任沙飞为军区部宣传部第一任编辑科科长兼《抗敌报》副主任。
  沙飞除了编报,用文字对抗日军民进行宣传鼓动和对敌斗争,还坚持新闻摄影。由于沙飞在新闻摄影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1939年2月,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建立新闻摄影科,聂荣臻任命沙飞为科长。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
  新闻摄影科的建立,在中国摄影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新阶段的开始。摄影被公认为革命的一种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科的建立,为中国人民建立起一支为人民服务的摄影战士队伍,为中国人民伟大革命斗争史实,有摄影的记录而永垂千古,成为后世的历史教材。
  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成立后,冀中军区,晋绥军区也在1940年先后建立摄影科。
  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建立后,沙飞一面深入第一线,拍摄晋察冀军民抗战的新闻照片,一面用带徒弟的办法,先后教会,了罗光达等同志摄影。沙飞主持成立军区摄影训练队,成批地培训摄影战士,逐步在军区和各分区建立摄影组。从1940到1946年,共举办了八期摄影训练队,使整个军区的各个部队,都有摄影员。新中国建立,在著名的摄影家中,有很多人就是从这些训练队培养的。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1939年初,阴历春节,沙飞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蛟潭庄办了敌后第一个,也是中国人民革命摄影史上第一个抗战照片街道展览,照片基本上都是沙飞拍摄的。
  为了充分发挥八路军新闻摄影的战斗作用,沙飞要创办一种新的画报,用来反映革命显示、加速革命进程,他的建议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支持,1942年3月20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出版了《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的试刊。1942年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正式成立时,军区委任沙飞成为画报社主任。《晋察冀画报》是敌后,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创办的中国人民第一个新闻摄影画报。由于聂荣臻司令员重视人才,知人善任,军区党政军民们信任和支持;沙飞得以充分发挥其个人的创造性和才能。沙飞是画报社主任,又是画报的记者、编辑和校对,他还是画报设备的采购指挥,保管和保卫者。
  根据沙飞的要求,《晋察冀画报》于1942年7月7日,即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正式创刊第一期。画报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名义出版,16开本,连封面封底共94页,根据聂荣臻司令员的指示,照片说明用中英两种文字。创刊号共发表照片11组,162幅。第一期画报上的摄影作品,主要是沙飞拍的。封面和封底刊登了沙飞于1937年10月拍摄的,杨成武支队向长城内外进军的《塞上风云》,115师骑兵营向冀北挺进的《沙源铁骑》,五色套印。画报系统地反映了晋察冀边区军民坚持敌后五年的应用斗争历史,其中有10幅照片介绍了白求恩大夫在边区活动,他逝世后边区军民对他的悼念。画报对日寇暴行进行揭露与控诉,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发表了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将军营救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故事等。除照片外,画报发表了邓拓(署名萧斯)的《晋察冀的舵师聂荣臻》长篇文章。《画报》还有军区首长聂荣臻,朱良才,宋邵文,肖克,程子华等人的亲笔题词。《画报》在边区发行,通过地下,冲破封锁线送到延安,重庆,甚至日寇占据的城市北平、天津等地。在敌、友、我三方引起了极为强烈的反响。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1980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通讯,还提供了历史照片,一个八路军战士挑着一担箩筐,里面坐着一个日本小姑娘。通讯引起了中日两国新闻界长达两个月的极大关注。根据照片当年月击者的回忆,这照片就是沙飞在1940年8月21日拍摄的。这位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后来到中国,拜访了她的恩人聂荣臻元帅,这件事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史上,写下了感人肺腑的一页。
  鲁迅给予沙飞以伟大的影响,沙飞对鲁迅怀着特殊的深情和真挚的崇敬,他始终不忘鲁迅对“革命思想的启发”,始终不忘他所拍摄的鲁迅新闻照片,始终不忘这些照片所产生的伟大的社会效果,成为后人认识鲁迅形象的最重要依据,为此坚定了沙飞一生献身摄影事业的决心。沙飞把自己所拍摄的鲁迅照片的底片,看作自己生命一般珍贵,他从离开家乡,北上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在战火纷飞的残酷战斗岁月中,把鲁迅照相底片装在一个金属盒子中,始终带在自己身上,须臾不离身。
  残酷的战争岁月,使得沙飞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摧残。1949年冬天,沙飞因为结核病住在石家庄“白求恩和平”。12月15日,沙飞因精神病发作,将为他治病的和平医院内科主任日本医生津泽胜枪杀。
  1950年3月4日,沙飞被当时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决死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沙飞子女根据沙飞生前战友提供的沙飞病情,提出申诉,要求重审。北京军区军事法院经数年调查,“再审查明,沙飞枪杀津泽胜是患有精神病的情况下作案,其行为不能自控,不应负刑事责任……判处其死刑,是错误的,应予纠正。”
  到1986年5月r9日作出新的判决:“撤消原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1950年2月24日法字第九号判决,给予沙飞恢复军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中共北京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于1986年6月11日亦作出“恢复沙飞同志党籍”的决定,并撤销1950年1月10日原华北军区政治部关于开除沙飞党籍的决定。
  在中国摄影史上,沙飞是开创中国人民革命摄影事业的革命摄影家。沙飞是《人民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和《解放军画报》的前身《晋察冀画报》的创始人。他最先使摄影成为我党我军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最早成为中国人民培养,建立起一支革命的摄影战士队伍和照相制版技术力量。他为党和拍摄,积累和保存了一整套反映我国华北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史纪程的珍贵底片。他所拍摄的八路军奋战长城内外的现场照片,已经成为表现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最重要的历史图象。他所拍摄的白求恩大夫在边区的生活和工作照片,让后人对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保留了直观的感受。
  沙飞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沙飞是一个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民族解放事业,奉献给革命摄影的人,沙飞在中国人民革命摄影史上的地位,将永垂青史。
上一篇:由Google图书馆引发的对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思考-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