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方言在影视剧中流行的传播学解读-新闻(2)
2013-06-08 02:45
导读:三、与生俱来的喜剧性 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创造性的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理论,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社会功
三、与生俱来的喜剧性
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创造性的继承了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理论,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项基本社会功能,“即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以及提供娱乐。”其中提供娱乐的功能是赖特创新中与拉斯韦尔观点最大的不同。而观赏影视作品的大部分受众都是为了获得娱乐而来的。
幽默是最容易于使人轻松的一种表达。影视剧中“关中方言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陕西关中方言与生俱来的喜剧性效果。所谓的“与生俱来”主要源于关中方言夸张和易于与喜剧结合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关中人说话时口型开合较大,声音洪亮,表情夸张,还连带丰富的肢体动作,投入时会口沫横飞、张牙舞爪。影视表演,特别是喜剧表演中常需要借夸张的演绎来调动观众的笑神经,关中方言夸张性的特点正是关中人直爽的性格特点赋予的。另外,关中方言集雅俗元素于一身,为传达幽默提供了足够的延展空间。
在剧情的设计上,操关中方言的角色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大多数都是喜剧性角色,方言台词也多为刺激发笑或抖包袱之用,常此以往观众已养成了听到关中话就嘴角上扬的习惯。关中方言带来了普通话和其他地方方言所不能企及的 喜剧效果,它也成为“搞笑方言”的代名词。在大众娱乐影视剧中,关中方言频频出现,适应并满足了观众的观赏习惯与传统趣味,全国的观众借此了解陕西人、关中腔、地域风情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关中方言独特的喜剧魅力。
四、关中方言易于营造有真实感的“拟态环境”
由于人们接触的信息数最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限制间差距被不断拉大,受众不可能对现实社会环境的信息都产生经验性接触,他们只能通过大众信息的传播对现实社会进行认识和确认。李普曼认为,“媒介提供给受众的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选择、加工和重新结构化后再向人们提示的环境”,这种环境被称为“拟态环境”。大众传播媒介要通过营造“拟态环境”影响受众,首先必须让受众相信“拟态环境”是真实的。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和再现。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伴随着受众文化品味与媒介素养的提高,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影视剧作品需要做到从心底触动观众,而真实、平民化的表达更接近生活,也更易于突破受众的心理防线。影视剧中广泛使用关中方言除看重其喜剧功效外,另一方面则是认识到其善于表现、、生活性题材的优势。关中方言带有平实的乡土气息和浓浓的生活味道,易于树立了鲜明的关中人形象,也衍生出人物粗犷、憨厚、直率的性格特征。大众媒体通过关中方言的运用,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将影视作品人物至于了特定的关中地理及文化背景之下,这是文艺作品民族性与本土性有效的体现,为观众营造了极具真实感的传播环境。更易于受众对传达信息的理解和传播效果的达成。
五、陕西名人作为“把关人”和陕西受众担当“舆论领袖”
“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是否能顺利进入流通环节。影视剧作品中,导演、编剧、演员都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近年来,陕西籍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在影视圈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高,如导演张艺谋、顾长卫,演员郭涛、闫妮、苗圃,以及很多知名的作家编剧都是地地道道的关中人,他们在影视剧创作和再创作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或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因为他们与关中方言天然的关系,所以他们切身了解其特色,也善于运用它,也就很的通过作品将其展演出来。这些陕西名人因为自身的力量和优势客观上降低了关中方言进入电影、电视剧作品的门槛,确保传播渠道的通畅,增加了关中方青在影视剧中出现的频率。
从受众角度看,陕西及周边受影响较大的区域有近五千万人口,他们对出现关中方育的影视剧极易产生亲近感,同时也为外乡陕西人所津津乐道。随着出现频率的增高,关中方言被更多人熟悉和喜爱,有调查显示,陕西话被评为最好听的地方方言,这里的陕西话其实就是关中方言。因为这些陕西乡党们更了解关中方言及更深层的文化内含,所以他们会经常被外地人问及影视剧中某句方言流行语的含义以及其他,这些外乡的陕西人直接或间接的扮演了“舆论领袖”的角色。他们译码方言符号的同时,也将自己了解的关中文化和背景等内容主动传播出去。深化了观众对影视作品中内容的理解。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陕西的名人和本土受众在传受两端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保证了关中方言通过影视作品传播的畅通。
六、关中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的H·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以及社会遗产传承三大功能。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机制,拥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保存并传给后代的历史使命。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方言是语言最自然的形态,作为人类在一定地域内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世代相传并经历变革,最终流传至今。某种程度而言,语言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亮点。八百里秦川的腹地西安是关中文化集中体现之地,作为十三朝古都,也是历史上最繁盛时代的古长安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关中方言。贯穿古今,引导人们追忆汉唐的辉煌,见证深厚的关中文化底蕴。
影视剧中关中方言的流行是陕西及关中文化影响力提升的必然结果和集中体现。多年来,伴随陕西的振兴和等产业的,体现陕西关中文化的戏曲、曲艺,以及电影、电视剧等文艺形态越来越为世人所熟悉和关注,受众对陕西关中文化的理解加深了,误读也明显减少了。影视剧对关中方言的广泛使用和大众对它的追捧本身就证明观众对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有需求的,是被接受的,对其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存在兴趣的。
国务院于2009年9月26日新近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世界危机背景下,中国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第11个产业振兴规划,这一规划的出台,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陕西作为拥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的省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备受国内外的关注,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必会推动陕西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传播及其影响力。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作为流行,影视剧中的“关中方言热”现象会性的消退和降温,但作为陕西历史文化的“名片”——关中方言则需要更好的扮演文化互动交流载体这样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