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转型时期专家型知识分子介入传媒的优势与不足(2)

2013-06-28 01:00
导读:近年来。专家学者的言论开始遭到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些知识精英与资本精英融为一体,并且借助媒体力量为资本造势。在资本的诱导下,部分知识分
  近年来。专家学者的言论开始遭到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一些知识精英与资本精英融为一体,并且借助媒体力量为资本造势。在资本的诱导下,部分知识分子打着中立权威的旗号,漠视民意,恣意妄言,不惜充当资本利益的传声简,导致普通大众对“知识精英”的不信任甚至敌视。此外,在媒,介报道中,专家来源不仅为资本权力说话,也往往代表政府发言。在美国,Smith在分析1989年阿拉斯加油轮漏油灾难事件报道时发现,各报最经常出现的21位家中,有18位是政府工作人员或已和政府机构签约为其工作者。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的研究显示,专家来源的意见被用来支持官方看法,而那些与官方倡导内容相左的意见即使出现,也往往遭到边缘化的处理方式。在当前,知识分子消息源仍然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知识分子的新闻点评其实也是在“跑马圈”以内的言说。
  学者的身份质疑,在媒体上频繁出现。在媒体上露脸的知识分子通常富有盛名,但很难确定他们就是各学科内部的代表人物和菁英分子,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的专家学者,在专业领域内有时并非权威;另外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媒体中出现的“伪专家”,在一些商品广告中,普通人伪装成专家骗取公众的信任,已经大大伤害了专家的整体信誉。2008年5月9日《武汉晚报》登载一条新闻说,市民江先生无意中发现两家电视台的药品广告节目中,作客的两个不同姓名、不同病科的“专家”,相貌惊人相似。记者分别联系两位专家,均无法与记者见面,从报刊登载两个广告中的照片看,相似度极高,可基本断定为同一人。显然出现在广告中的人并非“专家”,不良商家打着“专家”的名号和幌子欺骗公众,媒体把关不严充当帮凶,“专家”造假,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高度“集中”的专家话语霸权
  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媒介,作为专家出现在媒体上的知识分子都惊人集中。笔者统计发现:《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分子以人文社科类知识分子居多,科学知识分子非常少见,他们大多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知名学府,余华、陈丹青、李银河、孙立平、贺卫方等人经常作为重要的评论援引对象而出现。少数知识分子的高曝光率,凸现了少数知识分子所掌握的媒介话语霸权问题,他们只是为数众多的各学科专家中的极少部允,却因为文化资本和社会声誉的积累,以及与媒介形成的良好关系而成为众多知识分子的代言人,而其他多数知识分子被媒体忽视和屏蔽,其媒介话语权力受到限制。
  如此集中的专家名录说明媒体的确拥有自己常用、独有的“专家资源库”。实际上从事每个领域报道的记者手上都有一个“专家电话簿”,如北京青年报要求记者至少有四五个专家朋友,遇到突发新闻时,积极向专家咨询。早在2002年,《南方周末》已经创建了一个完整的专家资源库:共350人,分、文化、城市、新闻四个分库,这些专家的共同特点是“强烈认同南方周末理念,并且能够提供信息与理论支持的人士”。
  记者在采访中倾向于寻找那些配合采访的专家,所谓的配合,即专家乐于与媒体打交道并乐于就公共事务公开发表意见,同时发表的意见又常常吻合新闻报道的隐含倾向,这样专家受到记者的青睐,成为新闻发生后的评论人首选。记者们纷纷将易被采访的专家吸纳到“专家电话簿”中,这些专家在媒体上出现的几率越来越高,这种“良性”循环使记者和部分专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新闻媒体上出现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集中。而被淘汰的专家通常是不按记者意图表现、特立独行的另类专家,通常在几次与记者不太愉快的合作之后被打人另册,久而久之,媒体在每一领域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专家向少数人集中,他们表达的观点也大致趋同,在某种程度上,范围狭窄的专家来源和未经辩驳的观点,很难意味着独立专家话语的开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专家充当“快思手”与传媒合谋
  而另一个潜在的隐患是专家在新闻点评过程中充当布尔迪厄所说的“快思手”角色,专家与传媒的关系异化为“合谋”。“快思手”源于布尔迪厄质疑电视节目的时间限制内那些专家学者们是否能够真正思考,并说出一些有见地的见解。事实上在我国,专家以隐秘的方式充当媒体“快思手”的情况并不鲜见。
  通常情况下,对于一般新闻而言,这些专家并不是自己主动与媒体联系发表意见。比如电视部门掌握着一本通讯录。其名单永远不变,电视节目若涉及俄罗斯,找x先生或太太,涉及德国,就找Y先生。这些媒体常客,随时可以为媒介效劳,时刻准备制造文章或提供访谈。有调查显示:57.5%的专家意见倾向于支持、解释新闻中所蕴含的价值倾向,专家学者被培养成媒体的训练有素的“发言人”,他们很快掌握了新闻场的隐秘,随时准备接受采访,不用深思熟虑就能口若悬河,抛出一连串四平八稳、妇孺皆知的观点。而在有些情况下,记者采访专家纯粹是虚张声势,他们心中对新闻事件已有价值评判和具体观点,只需要一个专家的身份来对号入座发表符合他们意图的意见。很多言论在发表以前就已经得到了共识——这些观点在主流文化中已经得到承认,在新闻场即时性要求的挤压下,专家学者乐于重复既定的观点。甚至有的时候,当记者和专家都很忙,记者与专家形成了默契,可以“越庖代厨”的只需要借用专家的名号,代表专家发言,这样,专家心甘情愿成为被媒介利用的“媒介符号”。重要的不在于专家说了什么,而在于被访者是否是专家。事实上,专家的话语内容可预见性非常之强,从这个角度看来,知识分子的话语完全淹没在媒介话语之中,谈不上独立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大众媒介与知识分子某些特殊群体合谋的一个结果是:媒介知识分子——或公共知识分子、“圈内”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的过度表达,映衬着知识分子总体上的表达不足,也映衬着其他社会边缘阶层的无所表达。媒介与知识分子杯揣不同的目的互为工具、合谋共生,这种关系无法保障学者传播学术的初衷,最终可能走向异化。不同的媒体和新闻记者往往会为了支撑自己的说法而寻找不同的专家消息来源。很多言论在发表以前就已经得到了共识,专家学者乐于重复既定的观点。记者凭借这些工作就顺利完成了新闻报道,得到稿费和奖金,扮演“发言人”角色的专家学者则提升了知名度。
  
  4.专家意见被误解或歪曲
  知识分子的声音和表达一般重严谨、冷静、理性和深刻,而大众媒介追求市场和受众的扩大,重煽情、极端、偏激和轰动效应。新闻快速生产、新闻产品言简意赅的“新闻场”规律实际上与“学术场”的内部静默深思、严谨科学的生产机制是存在很大矛盾。知识分子与大众媒介的力量的悬殊,知识分子的声音很容易遭到篡改和歪曲。在知识分子呼吁某些复杂的新闻事件发表意见很难用简短的几句话阐述清楚的时候,记者则强调新闻稿件要求快速成稿,语言简练,这样造成现实中很多问题的凸现。
  有的记者和编辑对专家言论理解不够全面客观,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断章取义,在新闻报道中误解和歪曲专家的本义。2006年,四川成都某报以大篇幅刊出新闻称北大教授张颐武说:“一万个孔子不如一个章子怡”,引起国人激愤。其实张颐武原话是“孔子代表着我们一种传统、高端的文化,须借助章子怡、姚明等大众文化代表得到更好地传播。”原意经过媒体“采编”和“技术处理”后,观点被歪曲支解,与原先的大相径庭,张颐武面对不知情的公众的谴责,又无力与强大的新闻传媒相抗争,只有悲愤的表示:“和媒体一味断章取义相比,我像一个弱者。”大众传媒利用相对垄断的资源肆意行使权力,对采集的观点做“技术处理”,以迎合自己的报道方向,小则“断章取义”,大则“媒体暴力”。因此布尔迪厄也悲叹: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的代价,“就是要经受一种绝妙的审查,一种自由性的丧失。”

中国大学排名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学者观点争议,有的是学者自己表达不严谨造成的;有的则可能是媒体记者在不了解学术观点全貌的情况下,错误的将学者表达的只言片语刊登在新闻媒体上,从而引起了公众的误解。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的时候,必须征求学者的意见,主动请学者把关,必须注意学者是在何种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学术意见的,了解其中的真实含义,不能哗众取宠、断章取义,更不能进行歪曲性报道。
  专家型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主体力量,知识分子专业化成为大势所趋。贝尔、古尔德诺等人在西方知识分子专业化的图景中,看到的不是知识分子地位的下降和衰落,而是知识分子上升为一个居于主导地位的阶层。随着科学技术威信的上升,各种专业知识成为治理社会权威所在,知识分子更应珍视对社会事务发言的“专家”身份,捍卫学术环境的自主性和专家言论的正当性。在与传媒的权力博弈中,专家型知识分子应清醒的认识传媒、积极自觉的面向和应对传媒,正确的利用传媒发言,保卫知识分子媒介表达和媒介言说的健康环境;而对于传媒而言,专家是当代社会智识阶层的主要代表,滥用媒介权利使专家沦为媒介的传声筒和附庸,是对专家的不尊重和对受众的欺骗,也无益于传媒自身的长远。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只有互,相尊重,站在正确的基点上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才能共同提升媒介文化的品味,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
上一篇:基于PEST模型对西安发展免费地铁报的价值空间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