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同的地方,但是分析公共新闻提升媒介公信力的现实表现,还需要了解社会公众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标准,以此来评判公共新闻的传播效果。
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标准也众说不一。喻国明认为,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对于媒介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认同基础上的评价。喻国明2004年对北京公众的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公众对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指标可以归纳出三项:l、政府主办的媒介具有较大权威性。也获得较高信任。2、进行舆论监督及代表民意说话。3、信息真实。
陈力丹指出:媒介公信力的评判指标是:1、社会关怀4要素: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上,关注最广大民众的利益;敢于针砭时弊。批评性新闻比例高、批评力度大;关心处于困境的弱势群体;以平等的姿态面对读者观众。2、新闻专业素质6要素:对新闻事件完整报道;真实报道;新闻报道准确无误;平衡报道争议各方的情况;客观呈现新闻事件原貌;新闻报道及时。3媒介操守3要素:不发布虚假广告;广告比例适当;新闻格调高尚。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比较分析,两者关于媒介公信力大致指向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更抽象和具有概括性,后者更加具体和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可分析公共新闻提升媒介公信力的作用。
首先,媒体报道公共新闻,有利于营造民主氛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体现民意。媒体报道政府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新闻,显示了政府愿意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愿意和公众一起参与讨论协商应对公共问题,表明了政府充分重视和尊重民意。
其次,提升媒介公信力有效地方式是将公众利益设置为机构媒介综合价值考察的基本原则。可见,以公众利益为核心,以解决公共问题为目标,能提媒介公信力,体现了媒介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和比较高尚的新闻格调。这也符合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媒介进行公共新闻报道,就是为了解决共问题,实现社会公众利益,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疑受到公众的欢迎。
同时,媒介公共新闻报道,维护公共利益,体现了媒介的品格。
从事公共新闻报道的媒体,就是选择恪守职业道德,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不能以私利违背公益。媒介具有这样的品格在受众中就有无穷的生命力。
第三、媒介进行公共新闻报道,搭建公共平台,平等对待受众,受众话语权得到保障,体现了媒介的社会关怀。全球化和信息化来临,各种社会思潮兴起,社会价值日益多元化,人们思想开放,媒介“一个声音”说话的灌输传播方式,而民主讨论的方式,公众更容易接受,这样容易形成主流主导,多元并存的局面,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正如周笑分析的那样,“既然大众媒介作为价值观冲突的“隔离墙”或者说“缓冲带”功能客观地弱化。那么最好的现实选择理应是将自觉整合社会价值观体系的重要职责,交给广大社会公众一起来分担。只能这样才能逐步化解一种巨大的潜在风险,即高度分化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有可能在某一特殊新闻事件的非线性传播过程中。过度激发潜在的价值冲突而造成普遍的价值观混乱,从而引发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进一步加速分化,难以再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失去一个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内在秩序,即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而公共新闻搭建的公共平台,保障了公众的话语权,实行了媒体与公众平等共处,正是公众探讨公共问题,整合社会价值观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