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维采集排列所需的采集设备、车辆都比过去三维多得多。采用的横向,每收起一个站就能实现排列的滚动,将会方便设备的看护,提高生产效率。
2. 2全天候施工
三维的大道数大面积接收排列出现问题较多,断线断站或小线不通经常发生,这种情况在白天非常突出,因此全天生产的方式应运而生。
自从2005年三维施工以来,均采用了全天生产的模式,通过近年来的粗略,夜间生产效率为白天生产效率的4倍以上。在关系复杂的老油区,甚至在5—6倍以上。相比过去的仅白天生产,全天生产须考虑以下问题。
(1)人员的倒班
查线工和看线工都由两个人负责同一区域,基本上是两班倒。负责查线的副分队长也有4个人倒班,采集分队长负责收放线、看线等全面工作。炮班也需要两班倒,并且配备雨衣、水鞋等防雨雪的装备。增加工农员,保证夜间工地上有值班的工农员。参加夜间生产的员工均配备手电筒、可充电手提灯等照明设备,该照明设备还可作为夜间查找位置的信号灯使用。
为了保证生产的优质高效,仪器车上每班配备两名操作员和一名解释员共同监控质量,执行三班倒的模式,让野外技术人员能得到充分休息。钻井分队由于要保证安全和钻井质量的原因,钻井分队只在白天生产。补井班交炮班管理,实行两班倒。
(2)物资的更换
由于全天生产,原则上全部的采集员工都应该吃住在工地,因此除了电瓶、大小线、采集站、油料等需要每天或几天更换之外,对于员工的吃水、伙食等都可以随处自行购买。只要提供足量的帐篷,饮食都由员工自行解决。
(3)防丢失
对于工农关系复杂的老油区,丢失现象可能比其他工区更为严重,尤其是全天生产,员工夜间的视线和精力都大为下降。据统计80%的采集设备均是在夜间或黄昏时丢失的,为此,施工队伍购买了大量的锁具把大小线、采集站等能锁的都锁起来,对于能藏的都挖坑埋藏或用稻草等掩盖住。部分的采集站上还配备了GPS定位系统,也起到一定的效果。最常丢失的是电瓶,因此在村镇附近等可疑地段的电瓶都挖坑埋置,或把帐篷搭在电瓶的位置上,以便对其更好的看护;而在较长的停炮时间段里,把电瓶收到帐篷里等办法,来减少电瓶丢失。
(4)夜间安全
由于夜间的视线受到限制,安全情况很复杂;因此,成立由队主管安全的副队长和队安全员直接领导的夜巡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夜巡人员由身体素质好并且品行优良的年轻人组成,从晚七点开始夜巡到早七点结束。夜巡队伍大约由30—50人组成,主要活动在铺设的生产排列范围内,在重点可疑的集镇或较大的村庄附近增加活动次数,或采取蹲点的办法看护采集设备和保护工地上人员的安全。夜巡队伍配备越野车和中巴,安装车载电台和每人配备手持机,时刻监听工地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