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的成就与后续发展(3)
2013-05-15 21:30
导读:(2)促进了国际组织、机构 和外国公司对中国开发煤层气的重视。 在联合国项目CPR/92/G31和1993年启动的深层煤层气勘探项目CPR/91/214/A/01/99实施影
(2)促进了国际组织、机构和外国公司对中国开发煤层气的重视。
在联合国项目CPR/92/G31和1993年启动的深层煤层气勘探项目CPR/91/214/A/01/99实施影响力的推动下,一些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大公司纷纷表现出与中国合作开发煤层气资源的积极态度,亚洲开发和亚太经合组织分别与原煤炭部合作开展了“中国煤层气生产研究”和“煤矿瓦斯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美国安然公司和德士古公司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与我国签订了合作勘探开发淮南、三交和淮北矿区煤层气资源的协议。此外,山西晋城矿务局与美国美中能源公司也进行了成功的合作,签署了合作开发潘庄井田煤层气资源的协议,成立了合资公司,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8年6月,中联公司与美国阿科石油公司和菲利浦石油公司签订了三交、三交北、石楼和临兴四个区块的产品分成。据不完全,从1990年开始至今,我国已通过各种方式(地方集资,中外合资等)打了地面煤层气勘探、测试和试生产井约105口。
为了更多地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在本项目结束之前,在联合国的资助下,原煤炭部组织力量编写“中国煤层气指南”,并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召开一次联合国中国煤层气投资促进研讨会。中国煤层气在联合国煤层气项目实施的推动下,已经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在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这些问题主要有:
(1)国外购买设备程序复杂,周期长,造成到货延误是项目推迟完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开滦子项目由于资金不足,购买的是国外二手钻机,故障率高,加大了操作和维修难度,不仅增加了额外的维修费用,也延误了打钻进度;
(3)中外双方技术人员的工作协调和工作态度以及个别承包商的履约能力不足影响了个别项目的顺利进行;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沟通上的困难以及中外双方背景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转让的效果。
4 后续发展初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直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各项活动的宗旨。在“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结束之际,探讨项目的后续发展是联合国和中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谨提出如下一些想法:
(1)各子项目应制定各自的后续发展计划;
(2)各子项目单位应稳定各自的施工和技术队伍,维护保养好地面车载钻机,井下水平定向钻机和各种测试、监测仪器设备,在各自的矿区选择合适的井位和工作面继续地面垂直孔、采空区孔和井下水平长钻孔的试验,使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巩固已掌握的先进技术;
(3)对于项目实施中成绩显著、技术水平较高的子项目单位,如铁法、开滦和西安,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国内寻找,组织队伍承包地面钻井工程,井下定向钻孔工程,创造效益。西安分院也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数据库,为国内用户提供有偿服务;
(4)选择2~3个矿区,推广铁法地面采空区井经验;
(5)以国家煤炭局为龙头,尽早制定我国地面开发煤层气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