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季节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2)
2013-05-18 01:51
导读:2.2四季开始时间与持续期的年代际变化 将资料按年代分为5组,其中A至E依次代表20世纪50年代(1952~1960年)至90年代后(1991~2005年)。用K-W检定方法分析
2.2四季开始时间与持续期的年代际变化
将资料按年代分为5组,其中A至E依次代表20世纪50年代(1952~1960年)至90年代后(1991~2005年)。用K-W检定方法分析5组样本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如有差异,并进一步检定差异年代,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春夏两季开始时间及冬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均为50年代与90年代后,夏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为50年代与90年代后及70年代与90年代后2组。秋冬两季开始时间及春秋两季持续期年代间无显著差异。
2.3气候变暖的反映
2.3.1四季开始时间与持续期变化线性趋势分析(见表4)。表4给出了滕州市1952~2005年季节变化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及显著水平。从表4可以看出,春夏季开始时间提前趋势均超过0.05的显著水平,而秋冬季开始时间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四季持续期夏季变长、冬季变短趋势均超过0.05的显著水平,而春秋季持续期变化趋势均不显著。
通过四季开始时间和持续期变化趋势对比分析发现,夏季持续期变长主要原因是夏季开始时间变早,结束期(即秋季开始时间的前1候)并无显著变化。冬季变短主要是因为冬天结束期(即春季开始时间的前1候)变早,冬季开始时间并无显著变化。
2.3.2四季开始时间与持续期突变分析。用C-D累积偏差量检定季节开始时间及持续期变化是否存在均一性,若为非均一性,则找出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改变点,并用滑动t(取n1=n2=10)进一步确定改变点的位置。利用K-W检定法来检定前后样本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四季开始时间春夏秋三季均有突变点:春季于1988年、夏季于1993年发生由偏迟向偏早的突变,秋季于1989年发生由偏早向偏迟的突变,冬季开始时间无突变点。四季持续期夏冬两季均有突变点;夏季于1991年发生由偏短向偏长的突变,冬季于1986年发生由偏长向偏短的突变,春秋两季持续期无突变点。突变点前后样本均有显著差异。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结语
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滕州市季节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1)一年之中,冬季最为漫长,夏季次之,秋季最短。冬季持续期平均值是秋季的2倍多。四季开始时间以春季波动幅度最大,而持续期以冬季波动幅度最大。夏季开始时间与持续期相关性最好,其次是冬季持续期与落后1年的春季开始时间,相关系数均达0.80以上。
(2)春夏季开始时间及冬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均为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后,50年代春夏两季开始时间最迟、冬季最长,而90年代后,春夏开始时间最早、冬季最短;夏季持续期年代间显著差异为20世纪50年代与90年代后及70年代与90年代后2组,70年代夏季最短,其次是50年代,而90年代夏季最长。秋冬两季开始时间及春秋两季持续期年代间无显著差异。
(3)近54年来,滕州市四季开始时间春夏两季提前趋势显著,秋冬两季变化趋势不显著。四季持续期夏季变长、冬季变短趋势显著,春秋两季变化趋势不显著。夏季变长是由于夏季开始时间提前,冬季变短是由于冬天结束期提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冬季持续期、春季开始时间、秋季开始时间、夏季持续期和开始时间陆续发生明显突变:冬季变短、春季开始时间变早、秋季开始时间变迟、夏季变长开始时间变早。
4参考文献
[1] 王馥棠,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 王星.非参数[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丁裕国,江志红.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