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大雄宝殿左右厢房:面阔6间26.1米,进深2间12.2米。
御书楼: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四合院布局,穿斗式梁架,7穿用6柱。面阔9间36.45米,进深7间33.4米,通高11.5米。楼内花草盆景郁郁葱葱,青山灵泉,绿苔野花,生机盎然,别有居家风味。
3、白水秋风万年寺
万年寺位于息心岭下,海拔1020米。创建于东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原名普贤寺,唐代慧通禅师改名白水寺,宋代易名白水普贤寺,明代神宗皇帝更名“圣寿万年寺”,沿袭至今,简称万年寺。寺依山取势,散点布局于南北纵线上,按山门、弥勒殿、砖殿、巍峨殿、大雄殿由下而上序列。砖殿为全寺的中心,东有藏经楼,西有行愿楼,东南侧有般若堂,西南侧有斋堂,殿后为巍峨宝殿和大雄殿组成的四合院。殿与殿之间,依山形地貌,巧妙点缀小桥流水、花园水池,占地百亩。
砖殿:位于万年寺大雄宝殿前,坐西向东,单体布局,砖混结构。取顶呈覆釜,体呈正方,天圆地方之意。殿高18.22米,面阔(1间)16.02米,进深(1间)16.02米。殿前后有门对通。门均高5.19米,宽3.70米。门两侧各有方棂窗2扇,每扇均高2.59米,宽1.63米。斗拱出檐较短。四壁用莲头雕饰悬柱12根,分置四角前后,殿门前额有“圣寿万年寺”五字,原为明神宗朱翊钧书,1946年毁于火,现为成都赵蕴玉1964年补书。
砖殿以形制上看,也是一座塔,是塔和殿的巧妙结合。塔起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后,和传统的亭台楼阁相结合,便创造出数以千计、种类各异的古塔,万年寺砖殿正是古塔林中别具一格的一座。它建筑奇特,结构精巧,端庄雄伟,气势磅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砖殿上部的圆拱形建筑,是一种原始的覆钵式的喇嘛塔的式样,这种喇嘛塔在西藏较多,藏传佛教中首领人物死后,多建这种塔埋葬,故西藏喇嘛朝峨眉山只到万年寺和金顶膜拜,其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砖殿外顶部正中和四周的小塔,同样有基座、塔身和塔刹。同砖殿共同组成一座典型的金刚宝座塔。在佛教内容上属密宗的塔,以五方佛为供奉对象,是供奉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塔,明代最盛。因此,万年寺砖殿是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的巧妙结合,它既具喇嘛塔的浑厚大方,又有金刚宝座塔的雄壮气势。四边望角雕塑吉祥神兽,前鹿2只,均高1.85米;后部左为象,右为狮,均高1.56米,系1946年增建,更是锦上添花,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和高超技艺,是我国古塔建筑中不可多见的瑰宝。
殿内顶部正中饰飞天彩绘藻井(系1946年重修时重绘),藻井四周有七层环形龛座,层高均为0.33米。四壁近地面0.89米的等高线上有凹形佛龛24窟,每窟高1.55米,宽0.74米。
大雄宝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梁架,4穿用4柱。面阔5间15.03米,进深3间14.05米,通高11.6米,素面台基3.35米,垂带式踏道21级。
巍峨宝殿:与大雄宝殿结构比例相同,素面台基高1.65米,阶梯式踏道15级。
“白水”为万年寺的代称,明代诗人方孝孺在《白水寺》诗中写道:“寺幽名白水,金碧绚中天,池面临三四,峰头对白千。”万年寺的白水池非常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游览峨眉山时,曾与寺里高僧广浚在此抚琴和诗,成为知音。传说,池里的青蛙长期受到广浚禅师琴声的熏陶,也能弹琴,这就是峨眉山著名的弹琴蛙。以白水池为中心的四野秋色,可谓是“秋景胜春朝”,枫叶红如醉,银杏金叶飞。常绿的桢楠葱郁成林,灌木丛中的小白花在秋风中跳跃、飞动。池边的丹桂、金色花蕊挂满了枝头,飘香回荡。重峦叠嶂,山川草木,红墙青瓦,飞檐翘角,倒映池中,弹琴蛙和谐地合奏着悦耳的乐章,真是人间仙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灵山秀水清音阁
清音阁位于牛心岭下黑龙江、白龙江汇流处,海拔710米。据寺史记载:“轩辕游胜峰时,就有此阁。”古时称前牛心寺,唐时称卧云寺,明初广济和尚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清音阁。以阁为中心,阁右为广福寺,阁后为延福寺,纵轴线上按台、亭、楼、阁序列。
清音阁建筑布局非常巧妙,在纵约2公里,横约1公里的自然山水环境中,疏密有致,聚散有度地建起了佛寺、殿堂、静室和与之相匹配的楼、台、亭、阁,并用十桥九跨将这分散的建筑聚合起来,组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的佛寺园林。园林建筑学家称它是抒情的诗,立体的画,古今游人赞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
该阁主殿坐西南朝东北,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梁架,6穿用7柱。底层面阔7间33.6米,进深4间9.5米,楼层面阔7问33.5米,进深6间10.9米,通高11.4米。素面台基高2.5米,垂带式踏道12级。
接王亭:坐西南朝东北,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架梁,6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4柱,梁架上有驼峰。面阔3间8.4米,进深3间4.4米,通高9.5米,素面台基高1米,东西人口各施如意踏道6级。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牛心亭:坐东北朝西南,木结构,单檐,六角攒尖式顶。通高8.5米。占地面积30平方米。
双飞一号桥:呈南北向,石砌,单拱,全长7.9米,宽3.25米,拱高1.7米,离水面13.3米,跨度5.5米。桥面呈弧形,边有石栏,各有4柱。栏高0.6米,上有浅浮雕鼓面纹饰,柱高0.83米,径0.24米,头部有浅浮雕刻覆莲图案。
双飞二号桥:呈南北向,石砌,单拱。全长6.2米,宽2.75米,拱高1.5米,离水面15米,跨度4.5米。桥面呈弧形,边有石栏,栏高0.8米,桥身无雕饰。
内容来自ww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