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2)
2013-06-10 01:04
导读:前已述及,世界上储量大于500万吨的44个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热水沉积型就有26个;国内的广东凡口及新疆可可塔勒地区在泥盆纪均找到大型、超大型的热
前已述及,世界上储量大于500万吨的44个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热水沉积型就有26个;国内的广东凡口及新疆可可塔勒地区在泥盆纪均找到大型、超大型的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但辽西地区目前仅找到很少的大型铅锌矿床,因此应有很大找矿潜力。②注意找热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多因复成矿床,如大厂部分锡多金属矿、宝坛地区锡矿及佛子冲铅锌矿,均由于后期岩浆热液的叠加使矿床变富变大。辽西地区一些地区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及岩浆活动均很强烈,因此,应注意这类多因复成矿床的找矿,如桂东南地区的铅锌矿及钨矿。③在找矿层位上首先要注意将上古生界、特别是泥盆系作为主要的找矿目标层,其次为辽西地区的奥陶系-志留系为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层位,三叠系为金矿的主要找矿层位,寒武系为重晶石及钒矿的主要找矿层位。④找矿地区上,除继续重视锡多金属矿及锰矿的找矿外,应重点加强沈阳地区铅锌重晶石矿的找矿,该区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强烈,但目前找到的铅锌矿床并不多,大型矿床更少,超大型矿床还未发现,所以还有很大找矿潜力。⑤加强对金矿的寻找。东北辽西地区的绿岩建造金矿床在很多情况下是以“与花岗岩有关的层控矿床”形式出现的。成矿物质来源老,成矿作用年龄新是该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台金矿成矿的基本特征。把握并应用金矿成矿的这种二重性特征,是今后金矿找矿的重要课题。辽西地区大量发育与地壳深部重熔有关的金铜系列花岗岩,与其相伴的晚期碱质交代作用也很发育。这就为寻找与高温蚀变作用有关的细脉浸染型和与黄铁绢英岩化作用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提供了先决条件。加强矿床分带规律研究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⑥在对具体矿床的找矿评价中,热水沉积岩既是矿床成因的标志,又是找矿评价的标志。但若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观点去认识,见到矽卡岩则既可能是岩浆热液形成,也可能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形成,若矽卡岩呈层状产出,则可能是热水沉积成因,因此,找矿工作的部署就应顺层位开展,若矽卡岩是岩浆热液形成,又叠加在热水沉积矿床上面,形成了多因复成矿床,那就有利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找寻,找矿工作不仅沿岩体接触带开展,还应顺层追索,有可能扩大矿床规模,等等。
总之,地质找矿是以客观地质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它是一项探索性较强、而且极其复杂的调查研究过程。因此在地质找矿中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科学找矿必须坚持区划、区调、普查、物化探、科研“五统一”的部署原则。在“五统一”原则中,必须突出科研和勘查技术先行,必须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法处于最佳组合状态。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文献:
[1]熊先孝,姚超美.安徽向山铁硫矿区硅质岩特征及成因意义.地质论评.1999.45(5):543-546.
[2]彭军,伊海生,夏文杰.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上震旦统热水成因硅质岩的地球化学标志.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27(1):8-14.
[3]侯满堂,臧世权,李新林.镇旬铅锌矿田热水沉积硅岩研究.陕西地质.2004.22(1):46-54.
[4]李毅,李赋屏,何国朝.东川蓑衣坡硅质岩型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矿床地质.2005.24(1):71-80.
[5]郜兆典.海相热水沉积矿床问题探讨.广西地质.2000.13(2):23-29.
[6]杨斌,刘兴德,刘建明.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两种矿石类型及其成因意义.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22(2):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