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古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2)
2013-06-16 01:04
导读: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 变易的内涵。 3、中庸思想 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
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 变易的内涵。
3、中庸思想 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二 )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从古代起 ,当西方建筑师们设计建筑时,他们不仅关注建筑的构造与精度,通常还在策划时考虑到它的功能,功效及其防水、防火性,是否拥有便利的交通等。而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发展,西方古建筑的风格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拜占庭,从哥特式到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师们始终以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工作,而处于这些建筑之中的人们,就难免不受到建筑风格的感染,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这也是西方文明更加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原因。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是具体的
政治制度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
哲学理论,其中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是指导古建筑创造的主要思想,中国的古建筑处处体现着秩序、实用、中庸。而在西方,无论是古希腊建筑中的宙斯庙,还是古罗马建筑中的斗兽场,无论是拜占庭风格中的万神庙,还是哥特风格中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建筑都独立的耸立于那里,直接,一目了然,没有旁物的修饰也自成一体。这是偏重于对个人的颂扬和物质生活的享受 的直接表现。古文化影响了建筑风格而古建筑又影 响着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文化和建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着中西方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参考文献:
[1]陆志宝.Touris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付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1.
[4]冯骥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毅冲国园林文化史[M]-.L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