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位以某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例,对其进行相应探讨。
关键词: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地质环境条件
评价区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带,四季明显,夏热东寒,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区域地表资料表明,评估区内分布的地层从老至新依次为元古界(Pt)、奥陶系(O)、志留系(S)、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
根据不同的地下水类型和含水介质,区内地下水可以分为松散介质孔隙水含水岩组、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组和组三大类。松散介质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区和丘陵坡地、沟谷内,含水层的岩性主要为粘土、亚粘土、细砂、砂砾岩,水位一般地表以下4.0~6.0m,埋深较浅;地下水的赋存同周围水文地质单元以及江(河)水联系密切,和江(河)水呈互补的关系,即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江(河)水,丰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另外孔隙水的赋存条件受气候及人为因素影响,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和江(河)水补给、排泄路径主要为江(河)水、人工抽水及大气蒸发。
碳酸盐岩岩溶含水岩组主要为灰岩、白云岩,分布于丘陵地貌单元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岩溶发育密切相关,受岩溶发育程度影响。
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岩组主要为粉砂质泥岩、石英片岩等,分布评估区丘陵单元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局部岩体的裂隙发育密切相关,受裂隙发育情况控制。地下水动力条件一般介于前述两种水文地质单元之间,主要通过降水补给,向地势低洼或河流排泄,另外该含水层也是群众主要的饮水来源,人工抽排水也是一个主要的排泄途径。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地质调查表明,区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和河流冲刷。垄岗地带地形起伏,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质条件的恶化,导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河流冲刷主要发育在河流附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①滑坡及崩塌。垄岗地带人工开挖形成边坡,但地形高差起伏不大,边坡高度一般不超过10m。②河流冲刷。评估区跨越的河流主要为汉江。现场调查发现河流对两岸阶地有一定的冲刷,不断破坏两岸农田。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