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方法与地理教学方法的关系(3)
2013-07-03 01:06
导读:实践性强是地理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实践教学在地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因近些年来食宿、交通等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教学经费增长
实践性强是地理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实践教学在地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因近些年来食宿、交通等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而教学经费增长有限,致使实践教学的时间及内容大大压缩,学生实习、调研时间也大大减少.实习实验经费的短缺,导致地理教学向实践性、应用性方向的改革难以力行。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建立野外考察与实习的基地,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进行专题调研,并积极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总之,高校地理教学改革,要根据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吸取地理学、
教育学和
心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努力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并在教学目标与师资素质等方面率先发起根本性变革,积极顺应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进而指导和推动中学地理新课程的改革。
(空一行)
参考文献:(5号黑体字)
(5号楷体字)[1]吴传钧,施雅风.中国地理学90年代发展回忆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素清.中国地理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教育,1999,(3):28-29.
[4]王彦丽.《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6):72-76.
[5]王静爱,吴殿廷,葛岳静,等.区域地理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1):10—16.
英文标题: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mode of teaching reform on geograph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