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洞》:还原卡夫卡的心灵图景美文学毕业
2013-04-28 18:45
导读:英美文学论文毕业论文,《地洞》:还原卡夫卡的心灵图景美文学毕业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关键词:还原 心灵图景 绝对孤寂 摘
关键词:还原 心灵图景 绝对孤寂
摘 要:卡夫卡在他的小说《地洞》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幽居世界,展示了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生活方式相对抗的内在生活方式,还原了他的心灵世界图景。
卡夫卡是一个内省的、思辨的、带玄学意味的人,这一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一方面他把写作当作他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另一方面他又把他的创作当作他的意念、心灵世界的形象化,卡夫卡曾说,他的创作是“图像,仅仅是图像,别无其他”,还说他的“图像”是他“个人的象形文字”,因此卡夫卡的很多作品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投影,是他内心世界的对应世界,即他的内心世界的心灵图景。卡夫卡一生中最后一个名篇《地洞》就可以看作是他这一创作风格的。在《地洞》中,作者借“地洞”这一特定环境展示了一种与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生活方式相对抗的内在生活方式,一种内心生活,还原了他的心灵图景。
一、还原卡夫卡的庞大的精神世界图景
在《地洞》中,作者描写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地洞”。地洞是由一个小动物为了有一个藏身之处而精心营造的。由于精心设计和建造,这个地洞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其中既有曲曲折折的各种各样的通道,有安全的中心广场,又有掩盖得十分巧妙不易被觉察和发现的入口处和出口处,所以这是一个工程浩大的防御工事。在这个防御工事里,小动物也曾有过由此而来的自豪、幸福和快乐。小动物认为“我把洞修成了,看样子还挺成功”。“这世上无论什么能有多安全,它就有多安全”。同时,小动物还感到“这地洞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寂静”。在这里,它“什么也听不见,洞里一片寂静。林间的微风吹了进来,既温暖又凉爽”。所以,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是一个既安全而又舒服的地方,是一个可供栖息和储藏的堡垒。但是,对于作者来说,他描绘这样一个地洞,似乎又不是一个一般的场所。地洞的规模和结构更像人的作品,地洞的功能和意义也更指向于人的心理和精神需要,从创作的内在特征来看,地洞更应该是作者以形象化和象征的创作方式所创造的一个精神家园,是作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对应物。因为了解和熟悉卡夫卡的人都知道,卡夫卡是一个具有
哲学家头脑的敏感的作家,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但是,他那“洞察神灵”的能力不仅没有使他获得足以抗击他周围“异化”环境的力量,反而使他带着对外在现实世界的失望而更加沉溺于他的纯精神世界之中了。他对精神的需要使他对文学的酷爱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无比执著,他毕生都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和巨大幸福,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一生没有结婚,损害了健康,忍受着孤独和寂寞,年仅41岁就因病去世了。他一心朝着“持久的艺术”的方向严肃地探索着努力着,他对艺术的追求近乎完美和苛刻。正像他在他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的《饥饿的艺术家》中所描写的那位艺术家那样,饥饿艺术家“对饥饿表演这一行爱得发狂”,他认为他有无限的忍饿能力,他的艺术可以达到“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为此,他要“无限期地饿下去”以达到艺术上“最出色的程度”。于是这位执拗的艺术追求者就陷入了悖谬的境地:他的追求是无限的,但通向“无限”的道路——却是有限的,为了最高的艺术,他的道路最终只能是死亡。所以饥饿艺术家所追求的“永恒不灭”的艺术,并不是一般艺术的高峰,而是“常人难以理解的高峰”。而这一些,也正是卡夫卡作为一个艺术家所渴望和所追求的。就像那位饥饿艺术家那样,卡夫卡希望能创造出一种既符合他自己的审美要求,又能表达他的内心世界的理想的艺术,为此他也可以放弃和牺牲一切。这已经成了卡夫卡精神世界的最高信仰。在卡夫卡的一生中,卡夫卡一直把文学创作当作他的“内在的需要”,为了满足他的这种内在需要,卡夫卡一生创作了一系列长篇和短篇小说,如《美国》《诉讼》《城堡》,以及《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长城建造时》《饥饿艺术家》《地洞》等,以此来构筑他庞大而深刻的精神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描绘和构造是卡夫卡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伟大的事业。而卡夫卡一生中的最后一个名篇《地洞》就是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个准确描绘和表达。“地洞”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小动物以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智慧去设计、建造和修整地洞的经历、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内在生活方式,是人的一种精神世界的状态和形象,是卡夫卡晚年时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心灵图景。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还原卡夫卡的绝对的孤寂世界的图景
在《地洞》中,“地洞”既是一个宏大的建筑工程,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的孤寂世界。首先从地洞的洞口设计上来看,它“从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大洞口,但实际上它不通向任何地方,进去几步就会碰上坚硬的岩石”。而“离此洞口约一千步远的地方才是地洞的真正入口,由一层可以揭起的地衣遮蔽着,这世上无论什么能有多安全,它就有多安全”。地洞的入口是十分安全和隐蔽的,它最大限度地阻隔和掌握了洞内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联系,使洞内世界完全成了一个独立和封闭的世界。其次从地洞的内在结构组成来看,地洞规模宏大,有一个大的城郭储藏室,有50多个迷宫般的“四面八方都有安全保障的”通道。储藏室里储藏着丰富的食物,无数的通道“完全依照主窝的需要或升或降,或直或弯,或宽或窄,它们一律空空荡荡,寂静无声”。地洞“是安全的,是封闭起来的”。地洞简直就是一个结实的隐蔽的地下堡垒,是一个独立而封闭的王国。最后,从地洞和周围世界的关系上来看,地洞拒绝和外界的一切联系,地洞具有排他性。如地洞的洞口是掩盖着,并有种种防御措施的,洞口的安全措施切断了地洞和地上世界的联系;同时,地洞的洞壁和周围的土层也是隔开的,当年建造地洞的计划之一就是“将堡垒与周围的土隔开,也就是说,给它的洞壁只留下相当于我(小说中的小动物)身高的厚度,然后在堡垒的上下左右前后,除留下一个可惜不能与土分离的小基座外,造一个与堡垒的洞壁那么大的空穴”,这样,空穴又切断了地洞与地下世界的联系,地洞也就成了一个从空间上说绝对孤寂的世界。那么,小说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个孤寂的世界呢?从逻辑上看,造地洞是为了安全的需要,是为了防御天敌。但是,地洞从一开始就有着种种缺陷,地洞总是让小动物感到惶恐和不安,地洞又似乎总是不安全的。然而,即便是这样,小动物也还是离不开地洞和对地洞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似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小动物是一个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的完美主义者,它的毕生愿望就是修一个完美无瑕的地洞。于是,在理想的鼓动下,小动物精心地建造了一个地洞。但这个地洞却又是不完美的,地洞的缺点随处可见。为此,小动物感到十分恐惧不安。为了让地洞更加安全和完美,小动物不断修改地洞,企盼地洞变得更加完善,然而地洞的每次修改却并不完善,于是,对地洞的一次次修改和企盼就成了小动物生活的全部内容,小动物的生活已经和地洞完全融为一体,地洞也已经成了小动物生活的原动力。地洞让小动物充满着生活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地洞才是小动物生命存在的意义。所以,对于小动物来说,地洞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处,而更是一个精神家园,地洞的存在满足了小动物精神上的渴望和需要。那么,一个小动物怎么会有精神需要呢?从小说中它的理智思索和精确判断可以看出,小动物的所思所想非常明显地带有作者本人生活积累下的那种理性思维习惯,小动物的精神面貌就是作者本人精神气质的具体表现。作者卡夫卡是一个艺术的殉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