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学聚焦理论看《老人与海》的生态观美(2)
2013-07-20 01:11
导读:自然给所有生命提供了一个滋生繁衍的空间,人只是其中一个种类而已。在老人桑地亚哥的言谈举止中,从他看待周围生物的心态中透露出这样的朴素生态
自然给所有生命提供了一个滋生繁衍的空间,人只是其中一个种类而已。在老人桑地亚哥的言谈举止中,从他看待周围生物的心态中透露出这样的朴素生态观念。老人桑地亚哥对海洋、对自然从心里充满了热爱,“这老人总是拿海洋当作女性,她给人或者不愿给人都是莫大的恩惠”,以感恩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存,看待给与自己生命的自然,将海洋比作女性一样赞美,“如果她干出了任性或缺德的事儿来,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
桑地亚哥是将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以很单纯的眼光看待各种生物的。并不是所有的生物他都喜欢,也有一些生物是他不喜欢的,并且对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情感取向。正是从这些不喜欢的情感中,我们才认识到这是一个将自己融入环境,而并非从万物灵长的人类的高姿态眼光俯视各类生物的老渔人。在出海中看到僧帽水母,老人就会骂“你这婊子养的”,并很高兴看到海龟把这些“海里最欺诈成性的生物”吃掉。即便是老人当作兄弟的飞鱼、大马林鱼、鲨鱼等,也是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他喜欢绿色的海龟和玳瑁”、“他还对那又大又笨的蠵龟抱着不怀恶意的轻蔑”、“他非常喜爱飞鱼,拿它们当作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它们始终在飞翔,在找食,但几乎从没找到过”。他对这些生物的感觉不是凭空出现,而是长年和它们生存在一起,因对它们有深刻的了解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
在《老人与海》中,很多人认为从中看到老人与自然、海洋、命运之间的抗争,笔者认为作品更多的是表现老人和自己意志力、生命力的抗衡,“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经典名言中所谓的被打败,并不是被自然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老人桑地亚哥身上更多地体现出和谐、平衡的生态观念。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参考文献:
[1]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卢国荣.《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1).
[3]海明威.老人与海[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