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青年到文学粉丝——论析改革开放30年青年(3)
2013-08-11 01:12
导读:在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中,从某个特定角度来说读者是最为被动的。他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实际上是受文学接受语境制约的,因为个人期待视野的
在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中,从某个特定角度来说读者是最为被动的。他阅读什么,如何阅读实际上是受文学接受语境制约的,因为个人期待视野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社会文学思潮的影响,个人接受是受社会接受影响和左右的。尤其是在80年代,那时的青年读者在各种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的冲击和从众心理支配下可以说没有更多的选择。简单地说,30年来就文学接受语境来说,它经历了80年代的经典化语境、90年代的大众化语境和新世纪的偶像化语境。
在笔者看来,文革时期文学接受语境是榜样化语境,说它是榜样化语境主要是因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文学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受到特别的重视,它实际上是政治说教或宣传的工具,而宣传是很注重榜样的。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文学作为政治宣传工具已不那么重要,它开始脱离政治而承担起启蒙的重任,或者说文学开始回归本体。80年代的接受语境整体上来说是经典化语境,近年有关经典(尤其是红色经典)很多学者做了不少探讨,也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共识的,那就是能被称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应是具有深度内涵和独特艺术韵味的。经典化语境时代就是人们重视文学,以为文学是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工具;人们重视作家,以为他们是社会文化的主宰者。读者喜爱反复细读经典,作者热衷创作经典。文学的创作、文学的阅读和文学的作家,都被神圣化了。从而形成了作家的写作,读者的阅读,文学史的纪录,都去追逐经典的总体情势。80年代就是个典型的经典化时代,中国的文学和青年读者一样处于兴奋状态,这是阅读、创作的黄金时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一波又一波;朦胧
诗歌、先锋文学,一个又一个。随着西方大量经典文学名著和美学名著的引进出版,尼采、叔本华、萨特、弗洛伊德等人
哲学与文艺思想受到青年读者的广泛欢迎。在这个时代中,文学青年在持续不断地享受着阅读、欣赏的快感。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90年代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文学步入了大众化时代,文学似乎失去了关注社会的热情,社会也失去了关注文学的热情,文学不再那么神圣,理想、信仰、崇高、伟大离文学青年似乎很遥远。作家也在躲避崇高而转向大众皆可接受的个人日常生活叙事,于是,写实主义、日常主义、
个人写作日渐盛行,衣食住行、锅碗瓢盆、七情六欲等成了吸引青年读者眼球的文学元素。各大文学杂志、出版社为了迎合青年大众读者,纷纷改头换面,举起了大众化、通俗化旗帜。青年读者在这时期也不再受政治语境的影响,可以依自已的兴趣喜好,随意选择文学作品。在这种大众化语境中下,青年读者出现了严重分化,除少数专业学子为了欣赏阅读外,大多数青年则可能只在茶余饭后或睡眠之前,为了娱乐、休息、消遣才会翻翻、读读文学。
本世纪以来,文学步入了商品与传媒联姻的偶像化语境时代,“偶像”字眼与青年读者如影随形,从网站写手的偶像化包装,到大小媒体的明星作家式运作,直至“偶像派”命名的出现,时下青年读者正处于一个偶像化崇拜的接受语境。有些青年写手靠形式的绚美、青春偶像的装扮、青春叛逆的书写等来投合青年读者青春期“偶像崇拜”的心理,现代传媒则与之不媒而合,借助现代传媒的强大势能将他们包装成明星式的偶像,在时尚的包装下,青年读者一轰而起,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且庞大的“文学粉丝团”。其中又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三人的“粉丝”为最。我们可以看见,在这样的接受语境里创作数量、销售数量巨大,但精品却不多,热衷于崇拜且过度、不节制的青年读者不在少数,而真正进行文本阅读的理性青年读者却不多。
(一)社会接受语境的变化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文学青年嬗变为文学粉丝的原因除了文学自身接受语境的流变外,还有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文心雕龙·时序》)80年代的青年读者恰逢意识形态去政治化时代,90年代青年读者所处的是商品化、消费化时代,2l世纪青年读者则处于现代传媒的网络时代。
文革结束后,长期的精神窒息、文化饥渴和人性压抑所积郁的巨大的情感能量,迫切需要有一个释放的渠道,可以“兴、观、群、怨”的文学就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重任,承担起了抚慰人心、填补沟壑、通顺人际的功能。这不仅是因为“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的文学具有启蒙性,还因为当时社会条件的落后,文化资源的稀缺,传媒方式的单一。象《班主任》《伤痕》《李顺大造屋》《大墙下的红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