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140例护理体会(2)
2013-08-26 01:06
导读:2.6心源性休克的监控: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为80%左右,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4]。如血压下降
2.6心源性休克的监控: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为80%左右,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4]。如血压下降,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时,即可判断患者出于休克状态,积极抗休克。
2.7心力衰竭的监控: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根据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心衰标志物(BNP)增高来判断。治疗措施主要是利尿、强心、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输液时严格控制入量的速度可减少心衰发作。
2.8饮食护理:由于血流动
力学紊乱可导致胃肠道缺血,绝对卧床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减弱、消化功能降低,故应给予AMI患者高维生素、适量纤维素、足量蛋白质、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刺激性食物。同时鼓励患者适量饮水、多吃水果(糖尿病病人除外)并强制戒烟。但最主要的是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向其说明饮食治疗对其病情的重要性,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通知营养科配餐,一般24小时内进流质饮食。
2.9排便护理:大便通畅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价值。患者可因用力排便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因此护士应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对便秘者可以适当给予缓泻剂,如大黄苏打片、开塞露等,配合腹部按摩,以解除便秘。
2.10皮肤护理:患者长期卧床应避免压疮发生,应每1~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1次,保持床单位清洁,必要时使用气垫床或减压装置。
2.11用药的注意事项:抗凝治疗者,每日监测凝血时间,同时注意有无皮肤粘膜出血、血尿、黑便等症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12心理护理:AMI患者常常对自已的病情了解不透彻,总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悲观心理,担心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我们要认真摸清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听其倾诉,确认患者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病情与情绪的利害关系,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增进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鼓励患者从事部分生活自理和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持精神愉快,就可以减少再发生的危险。
3体会
通过上述140例患者的护理,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个体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根据医嘱正确使用镇静止痛药物,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使其早日康复。
[1]胡大一,赵明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与治疗进展.河北医药,2002,24(5):351-353
[2]王蓓,施雁.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26-927
[3]朱玉洁.健康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井冈山医学专报,2005,12(2):61
[4]沈莹,夏勇,潘德峰,等.吸氧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缺氧性损伤的实验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