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分析(2)
2013-09-26 01:03
导读:3讨论 3.1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主要表现为:①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
3讨论
3.1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主要表现为:①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休克或急性心衰。 ②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③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④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⑤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⑥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塞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3.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冠心病现在跃居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列。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是AMI发生的根本原因[1]。溶栓是AMI治疗中的重要里程碑,可显著改善AMI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现今静脉内溶栓已被广泛用于AMI治疗,使病死率显著下降。通过对20例ST段抬高的AMI应用尿激酶使急性闭塞的管状动脉再通进行观察,血管再通率87.5%,并发症少,可能与本组患者溶栓时。溶栓过程中凝血与纤溶处于动态平衡过程,故足量的阿司匹林(300mg)是溶栓治疗前的必备药物,低分子肝素是溶栓后的必备药物,否则再通的血管也可能再闭塞,而影响预后。本组病例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6例,发生率低,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无消化道及颅内出血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基层应用药物尿激酶溶栓使血管再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它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病及死亡率,挽救了濒临坏死的心肌,同时也为患者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赢得了时间,创造了良好的血管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1]黄从新.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实用内科杂志,2002,22(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