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2)

2014-02-05 01:16
导读:2. 3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和4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对象的职称、学历、年龄、护龄、性别、岗位、类型、科室

  2. 3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和4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对象的职称、学历、年龄、护龄、性别、岗位、类型、科室(设哑变量,教学科:X1 -1,X2=0;合并症科:Xl =几X2=从普通科:X1 -0,X2=0)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分有影响的因素是学历、岗位、年龄和科室,结果见表4。

  3讨论

  3.1精神科护士较重视精神科护理和病人隐私的维护

    本研究显示,调查对象对“拒绝参与违背自己专业价值观伦理要求的护理工作”、“维护患者的隐私权”价值观体现出较高的认同度。由于精神卫生及其医疗模式的特殊性,精神卫生决策无不涉及到伦理和议题6。因此,制定相应的精神卫生政策,保证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必要的。随着《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卫生条例》及《护士条例》的相继出台,规范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言行,引导护理人员全身心投入护理工作,更好的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特别是《护士条例》及相关法规实施后,每所医院组织护士进行了学习,不断提高护理队伍的法律意识,学法、知法、守法已成为护士护理服务的行为准则。

  3. 2精神科护士对“参与同事间评估活动”认同度较低

    调查显示,“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价值观体现出较低的认同度。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精神科护士认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任务只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日常护理,而认为“参与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并不是其主要工作内容。这可能与参与本次调查护士绝大多数不是护理者,极少有意识参与同事间的评估活动有关。实际上同事之间的评估活动是同事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屏障,互相帮助提高的一个平台,而本次调查对象认同度低,值得护理管理者及护理者重视。

  3. 3精神科护士对“做患者的代言人并扮演作为患者倡导者的角色”认同度也较低

    “做患者的代言人并扮演作为患者倡导者的角色”价值观也体现出较低的认同。这可能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给护患沟通带来困难,精神科护士对“责任和代言人”的涵义理解和重视不够有关。精神障碍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发病阶段具有独特的病态,以致产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紊乱。精神科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和背景,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向患者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全方位有效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

  3. 4影响精神科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

  3. 4.1学历表4显示,学历对职业价值观总分、“行动主义”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学历护士在校教育培养目标不同有关。中专护生的培养定位在“实用型初等护理人才”,而大专和本科护生培养目标为“学术定向”。这是护理院校和高等院校在功能上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理论扎实,在工作过程中懂得病理生理,能解释疾病症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而中专学历护士理论知识相对差一些。同时,中专学历护士在组织中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较本科和大专学历护士少一些,这些因素可能都是大专和本科学历护士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显著高于中专学历护士的原因。

  3. 4. 2岗位表4显示,护士长对职业价值观总分及“照顾提供”和“责任、自由、安全”的认同显著的高于普通护士。护士长较其他岗位的护理工作人员有更丰富的护理工作经历和体验,对护理工作的实质、工作内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护士长对实际临床工作和责任感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护士长相对于普通临床护士在物质、精神和信息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普通临床护士工作量大,夜班较多,同时参与教学、科研的机会较少,在、成就感及发展机会上比护士长差。

  3. 4. 3科室表4显示,教学区的护士对职业价值观总分及4个维度的认同显著高于普通临床科室的护士教学区的护士担任着护士和教师的双重角色,带教老师对护生而言则是教书育人的兼职老师,要把对护生的培养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特殊的角色要求决定了带教老师应该具备更强的事业心,更高的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而普通科室的护士在完成自身工作之余没有教学任务,这样他们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导致了教学区的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显著高于普通临床科室的护士。

  3. 4. 4年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责任、自由、安全”和“信任”有显著影响。18 -- 24岁与25 - 44岁的护士对职业价值观认同度较高,显著高于>44岁的护士。18 - 24岁为职业探索阶段,这是一个自我考察、角色扮演、探索职业方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年力图更多的了解自我,并做出尝试性的职业决策。立业与发展阶段的年龄一般在25 -- 44岁之间,经过早期的试验和探索之后,就逐渐显现出一种安定于某种职业的倾向,而就进入了立业与发展阶段。而处于维持阶段的员工一般来说对成就和发展的期望减弱,她们对护理工作流程、技术操作已掌握,认为工作不再具有挑战性,成就感和责任感相对降低,这可能是该阶段护士对职业价值观认同低的原因。

  4小结

    护理管理层应给予普通临床护士参与意见沟通的机会,让他们及时了解医院的各种信息,明确他们在医院中的角色,使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准确地认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普通护士对职业价值观的认同。其次,医院应采取全院带教老师竞聘上岗制度,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发现、培养及使用,发挥普通区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发掘护士的潜能。除此之外,管理者应根据不同学历、岗位和科室护士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的认识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分配,尽量保证工作岗位的要求与实际能力相对应,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

   [2] 

上一篇: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的观察与护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