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注:2组疗效差异: 显效(P<0.01) , 总有效率(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达40%~60%。它的病理改变以阶段性脱髓鞘为主,使轴索再生能力受损[3]。弥可保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可以通过甲基化的功能基团参与体内甲基化转移作用,刺激神经组织内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促进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及轴索的再生[4]。动物实验还证实,弥可保可刺激雪旺细胞卵磷脂合成,修复损伤的髓鞘,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但临床上单用弥可保的效果不满意。DPN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引起DPN的因素主要为缺血及代谢障碍,其中缺血主要是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改变了血液成分及血液流变学特征,造成供应神经营养的血管在血流动力及血管壁均受损,致神经缺血缺氧而成。普遍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血瘀证在糖尿病中具有普遍性已被国内学者研究证实。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血瘀证的重要参考指标[5]。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糖脉康颗粒药理作用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清除氧自由基;防治神经元缺血性损伤[6]。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糖脉康颗粒联合弥可保治疗DPN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岳鸿,吴东红,史秀琴.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的临床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 2004, (9): 701~702.
[2] 曲竹秋主编.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121~122.
[3] 李士明主编.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9~50.
[4] 北京弥可保临床协作组·甲钴铵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 (1): 14~19.
[5] 陈红霞,魏华,冯维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血瘀证的关系[J].中医杂志, 2004, 45 (9): 674.
[6] 张卫东,陈万生,孔德云等.糖脉康颗粒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2000, 35 (8): 514~516.
[7] 周曾月.糖脉康颗粒研究概况[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17 (3): 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