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天然珊瑚骨替代物是由天然珊瑚制成的填充物,具有良好的可吸收性、骨传导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在6个月内完全诱导骨的再生。它的显影效果好,可简单地通过影像学检查对其降解作详细的随访。Cunin等[16]将其注入羊椎体内,结果表明颗粒状的珊瑚能均匀填充椎体,观察4个月后发现它被完全吸收并被同量的骨组织取替,组织学检查发现其中有大量可形成骨样基质的成骨细胞。但其可注射性和生物力学特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2.4 生物陶瓷
生物陶瓷骨传导性良好,在临床应用已久。Belkoff等[11]1061-1064用一种玻璃陶瓷增强的基质复合物orthocomp(orthovita,Malvern,PA)进行了体外的生物力学评价。显示orthocomp能明显增加骨质疏松椎体的强度,而且与PMMA相比能更好地恢复椎体的硬度。该材料不仅聚合放热低,X线显影清楚,而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动物实验显示,orthocomp在术后3个月即与宿主骨结合[17]。目前,生物陶瓷在临床主要被应用在骨缺损的修复以及关节假体的固定上,要将其用于PVP或PKP的填充材料,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 发展方向
3.1 填充材料作为载体的研究
随着PKP的日趋完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将填充材料简单地作为固定材料用于PKP,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填充材料能够成为各种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因子的载体而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也必将成为将来研究的热点方向。
选择合适的载体与药物或生物活性因子相复合,使载体不仅具有骨传导性,而且具有骨诱导性,同时克服药物或生物活性因子的抗原性,避免排异反应,保证活性因子缓慢释放,增加远期疗效。这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BMP是存在于人和动物骨骼、牙齿等组织中的一种蛋白质,能够异位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和骨细胞而形成新骨。单独将BMP植入体内易被血液冲刷掉而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诱导成骨活性;同时,由于缺少载体的支架作用BMP也不易放置。CPC对蛋白具有很强的亲合性,并有合适的三维立体几何构型,被寄希望于作为BMP的最适载体[18]。另外,CSC的聚合温度较低,这使得它也有可能适于负载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测试它的生物吸收性以及与宿主骨细胞的相互作用。
如何尽量减小药物或活性因子等添加物对填充材料的理化性能及生物性能的影响,甚至使添加物促进填充材料的性能向更优的方向发展,有待于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2 原有材料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开发
已经应用于PKP的填充材料,如PMMA、CPC、CSC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能充分满足PKP的手术需要。如果能对原有材料的配方或调配比例作适当变动,或者将其中的两种或三种按一定比例复合使用,则可能会弥补各自的不足,获得更佳的材料性能,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随着材料科学和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新的生物材料也在不断涌现。如玻璃基生物活性骨水泥、注射性多孔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新型骨替代材料珍珠层等,不排除这些新材料应用于PKP的可能性,但是,在真正应用于临床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的实验研究和严谨的论证,以了解其长期的生物学效应。
3.3 对PKP治疗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