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

2014-05-21 02:52
导读:临床医学论文毕业论文,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毕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卧床休息 便秘
毕业

【关键词】  矫形外科手术 卧床休息 便秘

  便秘是骨科患者最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正常人也有将近半数以上受到过便秘的折磨。便秘常伴随腹痛、腹胀、排便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进而影响原有疾病的康复,患者的舒适性、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严重者因便秘诱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回顾2005—2006年我院骨科住院患者尤其卧床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均高于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压疮3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60.87%[1]。2007-03—2007-07,我们对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并有计划的进行实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依据罗马Ⅱ便秘判断标准[2]符合以下6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视为便秘:①>1/4的时间里有排便困难;②>1/4的排便为颗粒状或硬便;③>1/4的时间中有排便不尽感;④>1/4的排便中有肛门直肠梗阻感;⑤>1/4排便需人工辅助(如用手指抠、按压盆腔);⑥排便次数<3次/周。患者意识清楚,既往排便功能正常(无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入院后根据病情或医嘱须卧床1周以上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全部67例均为本院骨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平均年龄48岁;椎体结核13例,椎体肿瘤5例,脊椎骨折5例,股骨骨折5例,骨盆骨折1例,其它病例4例;其中截瘫11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岁;椎体结核10例,椎体肿瘤7例,脊椎骨折6例,股骨骨折5例,骨盆骨折4例,其它病例2例;其中截瘫10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疾病护理常规进行评估、护理,出现便秘后对症处理(包括口服麻仁滋脾丸、复方芦荟胶囊,应用开塞露、灌肠等),对排便状况无特殊指导。

  1.3.2  实验组

  采用以下干预措施。首先,责任护士在入院24 h内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结构、营养状况、排泄型态、休息状况、家庭和社会环境支持、嗜好等情况。第二,针对患者卧床可能发生的饮食、排泄状况的改变进行知识宣教,讲解可能出现便秘情况的原因及危害,腹部按摩的重要性和意义,指导家属学习腹部按摩的方法,并指导多饮水、增加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减少辛辣、产气多易腹胀的食物,指导术后患者进食时间,定时排便,准备屏风、便盆,协助患者适应床上排便。第三,指导家属进行腹部加穴位按摩的方法,前3日由护士操作,每日3次,每次15~30 min,睡前、排便前或饭后2 h进行。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屈膝,腹肌放松,注意力集中于下腹部,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手法一,施术者双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单手时,拇指与四指分开),按于患者下腹部腹直肌两侧,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缓慢按压5 s,然后向下推按,最后双手捏起腹壁数秒钟后放手。按此手法从下腹部开始,最后按摩至上腹部。手法二,双手指腹从剑突开始向下稍用力沿肋弓划向腹外侧,重复数次。手法三,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从右上腹向左沿结肠走向按摩,按至左下腹时适当加压停留数秒。手法四,指压相关穴位:双手重叠于神阙穴顺时针按摩30 s,气海、关元、曲骨、中脘、天枢等按揉30 s。以上手法可配合按摩。第四,每日晨对患者排便情况进行评估记录,直至患者出院。

  2  结  果

  实验组33例,发生便秘4例,占12.1%;对照组34例,发生便秘24例,占70.6%。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

  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不仅有疾病因素,同时心理、社会因素也非常重要。①卧床、疼痛、制动等因素使患者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水分吸收使粪便干燥,不利于排出。②手术使用麻醉剂和截瘫患者排便中枢受抑制引起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③椎体损伤引起腹膜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肠蠕动功能减退[3]。④心理因素:疼痛和对疾病的过度焦虑而不思饮食,排便方式的改变,对排便环境不适应等使患者不能按时排便引起便秘。⑤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支持、经济负担、大手术等因素使住院后饮食结构改变,如不能按时进食、饮水减少、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摄入减少。因此,对存在卧床、制动、截瘫、手术等情况的便秘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减少便秘发生,而不是便秘出现后被动采取对症处理。

  3.2  常规治疗护理存在的问题

  常规治疗护理忽视了引起便秘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原因,发生便秘时又依赖于药物、灌肠等对症治疗手段,而且常常遇到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形成粪石,或位置较高时,使用导泻药物、肥皂水灌肠等经常不能解除便秘,患者非常痛苦。长期使用药物导泻易造成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导致进食引起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4]。长期使用泻药,可出现变态反应、肠炎、出血倾向,并影响磷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对于截瘫等长期卧床患者,不宜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便秘,同时不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3  针对病因、积极采取以腹部按摩为主的干预措施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针对便秘的生理、心理、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等多方面寻找便秘的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预防与治疗并重,注重了患者的整体性。通过全面评估、调整饮食、提供排便环境、指导正确的排便习惯、腹部按摩、心理护理和及时评价,积极预防了便秘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腹部按摩是针对骨科患者发生便秘最直接的原因肠蠕动减慢而采取的护理措施,腹部按摩配合穴位按摩可以人为的增进肠道蠕动,调理肠胃功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我们发现便秘发生后应用腹部按摩也有一定作用,并且对缓解腹胀有明显效果。腹部按摩配合穴位按摩的方法简单易掌握,截瘫患者和家属掌握后可以作为一种自我保健和家庭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阳世伟,罗静,殷磊,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5):331-332.

  [2]Thompson WG,Longstreth GF,DrossmanDA,et al.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pain[J].Gut,1999,45(Suppl 2):Ⅱ 43-47.

  [3]吕式媛. 创伤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4.

  [4]吴光煜. 症状与护理:护理程序途径[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70.

    上一篇:关于对胸痹患者护理评估重视时辰节律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