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全部作者: | 张亚杰 阳晓 陈伟英 彭文兴 关伟明 李晓艳 余学清 |
第1作者单位: | 中山大学附属第1医院肾内科 |
摘要: | 目的 观察PPARγ在狼疮肾炎(LN)不同病变类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PPARγ在L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根据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诊断,选择LN不同病变类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I型(6例),Ⅳ型(8例),V型(7例)。以肾脏肿瘤切除术中远离肿瘤部位的正常肾组织(6例)为对照。光镜下观察并计数肾脏病变活动指数、间质病变指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例肾组织PPARγ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与肾脏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N患者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浸润细胞中PPAR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上调,其中IV型狼疮肾炎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浸润细胞PPARγ表达显著高于II型、V型;肾小球PPARγ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与肾脏病理活动积分及间质病变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结论 PPARγ在LN肾组织肾小管、肾小球及间质浸润细胞高表达对于限制LN肾脏病变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 狼疮肾炎;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肾脏病理,炎症 远程下载 (免费PDF全文) |
发表日期: | 2006年01月10日 |
同行评议: | 临床病理分析应适当增加1些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及PPARγ的关系。建议修改后以论著或短篇形式发表。 |
综合评价: |
![]() |
修改稿: | |
注:同行评议是由特聘的同行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综合评价是综合专家对各要素的评议得出的数值,以1至5颗星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