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全部作者: | 郑睿敏 赵兴波 |
第1作者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
摘要: | 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8例因子宫腺肌病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0mg,qd,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18例为同期入院手术的腺肌病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两组子宫腺肌病病灶中ER、PR、MVD值、VEGF水平,观察米非司酮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子宫腺肌病异位腺体细胞、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中PR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3.9±1.82,3.2±1.49,3.0±1.32;观察组2.8±1.72,2.05±1.46,1.95±1.53,P<0.05)。观察组子宫腺肌病异位腺体细胞、间质细胞中E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1.895±1.69,1.11±1.07;观察组1.11±1.07,0.2±0.52,P<0.05)。平滑肌细胞E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腺肌病异位间质、肌层中MVD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37.22±7.92,37.22±11.48;观察组28.5±12.08,30.9±12.79,P<0.05);观察组异位腺体细胞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对照组4.11±1.37;观察组2.25±1.29,P<0.05)。观察组、对照组异位腺体组织ER的表达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94,P<0.01;与VEGF的差异无明显相关性,r=0.11332,p>0.05。观察组、对照组异位间质细胞ER的表达与P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72,P<0.05;与MV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8535,P>0.05。观察组、对照组平滑肌细胞ER的表达与PR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0097,P<0.05;与MV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4509,P>0.05。观察组、对照组异位间质细胞、肌层组织PR的表达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分别是r=0.52683,P<0.01;r=0.39059,P<0.05。观察组、对照组异位腺体细胞PR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9879,P<0.05。观察组、对照组异位间质细胞、肌层组织MVD的表达与异位腺体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性,分别是r=0.45866,P<0.01;r=0.53404,P<0.01。结论:1. 米非司酮具有下调子宫腺肌病组织ER、PR的作用。2. 米非司酮具有抑制子宫腺肌 |
关键词: |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病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远程下载 (免费PDF全文) |
发表日期: | 2005年03月24日 |
同行评议: | (暂时没有) |
综合评价: | (暂时没有) |
修改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