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加强深基坑围护工程的渗漏风险管理

2013-12-16 01:04
导读:建筑学论文毕业论文,加强深基坑围护工程的渗漏风险管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来源,除开挖支撑的时
摘 要: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来源,除开挖支撑的时空效应控制失当外,主要是基坑底部的破坏(如承压水)和四周围护结构的质量缺陷。围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缺陷诱发渗漏,将对周边道路、管线、房屋产生不良甚至毁灭性影响,经验教训惨痛。本文针对地铁车站频发的渗漏事故进行分析,旨在寻找安全技术措施,最大限度规避此类安全风险。 
  关键词:深基坑 安全风险 渗漏 监测盲点 堵漏 抢险 
   
  一、工程概况及环境 
  某地铁车站开挖深度19m,地下连续墙围护。地墙最深37.0m。工程场区属第四系冲海积相沉积平原,地表向下所揭示的土层主要有6个工程地质层和若干个亚层,浅表层为厚1~2m的杂填土,其下为厚度约14~20m左右的粉土和粉砂层,再以下为厚度达10m~20 m的高压缩性流塑状的淤泥质土或灰色粉质粘土。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层及粉土、砂土层中。承压水主要分布在深部的1层粉砂中。承压水头埋深在地表下8.1m。 
  与该站线路平行的管线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路灯、煤气管等;基坑两侧有市内主干道,道路宽15米,干道外侧为居民住宅和在建高层建筑。 
  二、频发渗漏事故 
  该地区地铁深基坑开挖后发现地墙接缝处不同程度的渗漏水,施工方采取随挖随堵的办法。本站在地墙接缝约12.0~16.0m深度处多次发生较大的漏水、漏沙险情,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坑外地表陷坑;道路出现裂缝;各种管线大幅沉降;基坑内因渗漏灌入大量泥沙。若长时间不能堵漏,将直接导致基坑坍塌、道路毁坏等重大事故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渗漏成因分析 
  (1)地墙工程中,连续墙渗漏主要是墙缝渗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在地墙一雌一雄施工工艺中,液压抓斗不可避免地会碰撞或啃坏墙体接头,使墙体接头凹凸不平;施工中刷壁不彻底;而且当浇注完一幅地墙,拔出锁口管施工成槽下一幅地墙,塌方或掉落的大石块卡在刚完成的地墙(仅仅初凝)的接缝位置,从而形成较大渗漏点。由于接驳器也产生渗漏水现象。 
  (2)基坑前期坑外高压旋喷桩的止水加固在深层处质量较差。 
  (3)基坑外侧均为机动车道,坑外地墙接缝处地墙和止水桩多次被车载挤压分离,形成间隙,从而导致漏水源点查找困难和漏水范围的扩大。存在较大渗漏风险。 
  四、建议措施 
  1、加强巡查克服监测盲点 
  大量监测数据分析证明,对于渗漏水事故,地表沉降、管线沉降、冠梁位移、支撑轴力、测斜等数据,事故发生前后无明显异常变化,甚至水位监测数据也变化较小。所以,仅靠监测手段,渗漏事件是监测盲点,无法预测事故的发生。因此,现场组织全天候巡查(特别应加强夜间巡查)十分必要,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肉眼观察(如墙缝渗漏水是否浑浊、探挖观察渗水量大小),注重细微变化,结合工程经验,发现渗漏风险,及早采取控制措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上一篇:如何加强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