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江南水乡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以常熟古村李市(2)

2014-03-02 01:16
导读:2快速城镇化对古村结构形态产生的影响 2.1古村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 自明清开始古村李市就以水路作为其主要的方式.并依赖水路而得

  2快速城镇化对古村结构形态产生的影响
  2.1古村原有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

  自明清开始古村李市就以水路作为其主要的方式.并依赖水路而得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原始的船只已逐渐被公路交通取代,相应地.古村原有的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1980年代起,在化、非农化和乡村城镇化的驱动下.
  李市所在的古里镇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部分居民都不再以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而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周边乡镇企业的发展。加上近年来江苏省实施三集中”政策(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使得多年来离土不离乡的传统模式被打破,开始逐步转变为离土又离乡”的新模式。尤其是古里镇的经济持续增长,形成了以服装、纺织、生物、轻工四大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2005年古里镇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34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3.02:811.45:15. 53,二三产业已在经济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深刻变化使得乡镇企业的本土性特征出现重大转型。
  2.2人口构成比例失衡与“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
  由于受外部良好就业机会和优越生活条件的强大吸引,乡村人口尤其是中青年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和大型企业转移,古村人口急剧减少,加之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人们的寿命普遍提高,古村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根据资料,李市古村现今人口构成中程度低收入低以及老年人所占比例较高。此外,在古村现有176户住户中.空置住房的为45户.住房空置率高达近26%而且大部分空置住房为一些老的传统民居。究其原因.主要是迅速发展的农宅建设与落后的村庄规划造成的。随着非农化的发展和户口政策的逐步放开,很多村民开始移居城镇但他们大多数不愿放弃在村庄的农宅,出现了极为普遍的农宅空置、一户多宅的现象。再加上农村旧宅的日常维修资金投入少,旧宅毁弃的速度也就日益加快,出现了古村物质逐渐老化、中心地区日益衰退及古村空心化的迹象.给古村地方活力的维持和民居生活形态的延续带来严峻挑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3古村原有均质的空间形态开始出现蜕变
  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乡村发展一直处于十分缓慢的状态.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和民居形制总是表现出一种同质协调的自然特征。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后,随着古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施工工艺和新的应用,传统的居住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要求。早期农宅改建的规模较小,并更多地借鉴传统住宅形式.村落建筑文化的传统得到一定程度的继承;1980年代初期古村普遍进入了瓦房变楼房阶段.一大批旧民居被更新改造;1980年代末.绝大多数村民完成了住宅更新,新建的住宅楼房多为两层砖木、水泥混合结构:近年来古村住宅出现了向别墅型住宅发展的趋向,长期延续的古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开始出现蜕变。根据,目前古村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5.65%1950-1980年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3.97%,1980年以后的占80.38%。在古村建筑风貌评定中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约占60%,严重影响传统风貌的占3%。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多为1980年以后建造的建筑(图5、图6)。

上一篇:试论北京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工程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