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 裂缝控制施工 对于缝宽小于2mm的裂缝可不作处理,大于2mm小于5mm的纵向裂缝,可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尘土后,采用乳化沥青或者新型材料魁道封层灌缝撒料进行封堵。如纵缝进一步发展,出现啃边、错台且裂缝宽大于5mm,则需铣刨上面层和中面层(铣刨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m,并对裂缝必须先行填实,沿纵缝铺设抗裂贴,摊铺中面层,然后在中面层上沿纵向每隔5m设宽为1.2m的抗裂贴,最后再摊铺上面层。对于基层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及沥青混凝土温缩等引起的横向裂缝,如缝宽较小可不予处理,如宽度在2mm以上,可先清洁裂缝缝隙,然后利用空压机,将空气压缩,吹脱缝隙部位杂质,最终采用乳化沥青或者新型材料魁道封层灌缝撒料进行封堵。对于由土基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如出现错台、啃边、裂缝宽度大于5mm以上的,则需沿横缝两侧各50cm~100cm范围开槽。为了避免网裂的发生,在行车过程中,强力控制超载行为,当路面出现网裂后,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对裂缝不稳进行相关技术处理。如夹有软弱层或不稳定结构层时,应将其铲除;如因结构层积水引起网裂时,铲除面层后,需加设将路面渗透水排除设施,将水排除至路边以外,然后再铺筑新混合料。如强度满足要求,网状裂出自沥青面层厚度不足时,可采用铣削网裂的面层后加铺新料来处理。对于加铺的厚度,必须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当路面上必须加罩时,必须控制反射裂缝的出现,必须采用设计规范所阐述的要求,加强防反处理。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3 防早期剥离施工控制 早期剥离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水的表面张力,加之行车荷载,降低了沥青和集料间的粘结力,导致沥青于集料分离。沥青混凝土中包裹的骨料在接触水时,由于和荷载的反复作用,形成强大的动水压力冲刷沥青混合料;集料间的粘附力丧失,沥青材料就从骨料表面剥落下来,因此水和交通荷载外力是产生剥离的重要因素。由于水的作用或者水与交通荷载共同作用,而发生路面水损害。因此,防止沥青混凝土早期剥离,必须控制水的影响因子。遮水方法,主要用砂砾等粒状材料及石灰处理层为隔水垫层,或在沥青混凝土下面铺设富配合的沥青与矿粉的混合料作为遮水层,其空率应控制在1%以下,厚度从施工可能考虑应在2.5cm以下。此外还有,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使用空隙率大、热稳定性好的开级配沥青混凝土作为隔水层,它的空隙率大,由于毛细管现象,水上升的少,即使沥青剥离,由于骨料间啮合,它的稳定性也不会降低。排水方法,主要指适当采用渗水井、横向盲沟等排水设施;另外还有,将砂砾垫层向两侧延伸直至路基边坡表面;路基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严禁填筑含有粘性土成分或瘀泥质多的填料等。
3 结语
当然,对于道路工程而言,其质量通病除了裂缝、早期剥离之外,还有拥包、坑槽、沉陷、泛油等,其中影响最为严重便是裂缝以及早期剥离,在施工中必须把握道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重点控制裂缝的产生以及早期剥离现象,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将病害消除于无形。
参考文献:
[1]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陈振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