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2)

2013-05-14 18:01
导读:学生 成绩报告单这样的传统指标,而是要进一步关注 学生 的全面 成长 ;不能只关注货币形式的有形产出,而是要进一步关注 知识 资产等无形的产出;
学生成绩报告单这样的传统指标,而是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不能只关注货币形式的有形产出,而是要进一步关注知识资产等无形的产出;也不能只关注简单的投入与产生计量,而是要关注教育发展的不同语境和变革过程。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效用波动期”的教育信息化“效益”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估。

    此外,“数字鸿沟”深层次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与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数字鸿沟”与地方经济水平直接相关,。它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面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倾斜性财政投入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最终的解决。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原主任、信息产业部原副部长、原党组副书记吕新奎认为,“信息化的本质是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最大的“数字鸿沟”实际上存在于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共享方面,这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

    从最新的国家政策和有关领导的讲话来看,解决信息资源的应用与共享问题已被列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日程。2007年8月15日,“2007年暑期西部农村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计划”启动仪式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能力,努力使远程教育 “班班通”、“堂堂用”,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年1月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提到“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核心就是要解资源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2008年1月4日,周济部长撰文《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指出,“以应用为先导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坚持班班通、堂堂用,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从周济部长的讲话、文章和政府重要文件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班班通、堂堂用”必将成为指导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从“校校通”(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到“班班通、堂堂用”,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由“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转向“推进与保障教学应用”,即“从装备转向应用”。这也说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教育发展总体战略趋于一致,同时也为解决“数字鸿沟”的核心问题(资源共享与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2 财政投入增长难以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事实表明,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CCID的市场预测,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市场空间2004年将达300亿,2005年为400多亿。然而,如果以Luis Osin(1998)研究的发展中国家年均每人计算机投资84美元标准进行计算18),每年我们国家投入应该是177.24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的投入还不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

    如果按2005年全国2.11亿在校生(小学生10864.07万人,初中生6214.94万人,高中生4030.95万人),不考虑计算机需要更新,将生机比由27:1降低到20:1,全国还需投入大约82.2亿元!以《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的全国46万所中小学(小学36.62万所,初中62486所,高中31532所),如果给每个学校更新一台价值3000元的计算机,国家为此需要投入13.8亿元!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外在大力研究的廉价手持电子设备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受制于各种方面的限制,此类产品的应用与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的条件尚不能满足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需要。网络间的互连互通存在瓶颈,仍需升级和扩展扩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难以满足需求的发展。卫星通信网的建设,是当前很紧急的需求。高校以外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接入率低,不能满足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省市教育网建设参差不齐,影响学校的高速接入。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教学手段陈旧,计算机普及率低,日常运行和维护困难,使用效率低。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应用水平的提高,CERNET主干网的流量以每年翻番的速率增长,目前50%线路的利用率已经超过了70%,主要干线的带宽需求已经达到40G。各核心节点靠单台路由器提供接入服务。线路、设备冗余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网络服务质量。CERNET传输网急需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传输容量。

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其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有很大差异性。除了高额的建设费用外,维护费用、管理费用、人才培养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由于受到IT行业总体发展、更新速度快的影响,学校信息化设备也难以幸免。众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面临没有服务支持的困境,被迫更新亦是在所难免。

    我国目前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加之又有封闭的小农经济的传统影响,因而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我国教育信息化严重缺乏自己“造血”的功能,在没有建立好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之前,一旦采取类似西方国家长期采用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教育信息化必然遭受重挫。

    目前较为可行的思路是,根据各单位不断增长的信息化业务需求、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更新需求,加大教育信息化规划、咨询工作,科学引导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投资方向,逐步确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比例。保障信息化培训经费。在保障投入的同时,注重投入带来的教育、社会和经济效益。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使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规范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应用能力提升受制于教育体制特征

上一篇:谈谈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端与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