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5)
2013-05-14 18:01
导读:(2)对于被支持的学校而言,通过向该支持服务系统提供一些必要的额外信息,加上该支持服务系统所提供的一些与本校有关的数据,判断自己存在的问题,
(2)对于被支持的学校而言,通过向该支持服务系统提供一些必要的额外信息,加上该支持服务系统所提供的一些与本校有关的数据,判断自己存在的问题,确定可能的需求,再判断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或相似学校解决方案是否符合本校需求,最终决定要获得的那种服务形式。
这种内外互动的过程也是不断明确外部推动方向、引导内部动力、外显教育个体决策参照点的过程。图3是从信息系统角度来看该系统的工作思路。
这种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支持服务系统可能有很多实现形式,但是对于学校教育技术采纳机制和发展阶段的识别与分析,以及对学校需求的引导,是形成个性化服务的基础。通过对学校现状反映出的问题的分析,并挑选备选的服务方案,与学校所提出的个性化需求之间进行互动,形成满足实际需要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服务目标、服务策略、支持方法、支持性资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而对服务结果的评估则是改进服务方案,形成与积累丰富而有效的服务资源的必要保证。
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具有四个明显的特点:(1)“主动识别”是指该支持服务体系需要有专门的机制能够收集一些教育技术应用/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基本数据,从而能够识别学校一些基本问题;(2)“问题聚类”是指该支持服务体系需要能够汇总各学校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类型给出较为通用的解决方案;(3)“个性服务”是指该系统能够依据学校的个性要求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推送给学校的是个性化很强的服务内容;(4)“效果评估”是指该支持服务系统应能够对服务的结果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服务方案与内容。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三 结束语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在体制、机制、设施、标准、培训、资源等方面面临困难,而核心问题主要在宏观政策、财政投入与教育体制三个方面。本文认为,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除国家应保证有效投入外,核心问题是解决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评估机制问题和支持服务机制。充分调动内、外部力量,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的制度化与透明化,构建基于内外互动的教育技术应用支持服务体系是今后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努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和谐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