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再次,要训练学生的让步思维,让步思维就是从如果不是这样,将会怎样去思考问题,如有位教师让学生作文《玉不琢,不成器》,一般学生只会自然地想到自己的成功要靠教师的培养,靠教师的“雕琢”,才能“成器”“成才”。而运用让步思维的学生则会考虑,如果不只靠教师的“雕琢”,那么能不能“成器” 呢?于是提出成才不仅要靠教师的“雕琢”(外因),还要靠自己的“雕琢”(内因)才能成器的论点,写出一篇颇具新意的好文章。
又次,要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能洞悉事物间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不孤立静止地思考问题,而是全面、发展地思考问题。如有位学生对课本上关于《打鬼》的“有理有据,论证严密”的评价质疑,认为它“论据不足,论证很不严密”,这便是辩证思维的成果。若不是用辩证思维思考,还以为学生的质疑无道理。若运用辩证思维,便不难发现《打鬼》确有论证不严密之处:一是把一切“见鬼”的原因全归结到生病上去,是不全面的。有不少“见鬼”传说,都是正常的人,不是病人。二是说“人病则忧惧”“不病则不畏惧”也很片面,很多乐观的人,病了也不忧惧,反之,有些健康的不生病的人,但胆小也怕鬼,所以文章确实不严密。该学生问之有理。
最后,要训练学生的潜在思维。潜在思维是相对于显性思维而言的,是本人意识不到的,不能直接加以控制的,却能独立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潜在思维是在潜意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潜意识的高级形式。
关于潜在思维和显性思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做了一个极为形象的比喻:“我在大厅中讲课,有个学生大吵大闹,妨碍别人听课。我便将这个学生赶了出去,同时把守大门,不让他进来捣乱。那位学生就是潜在思维,我就是显性思维。”[2]如上课时学生随意插嘴也就是潜在思维所致。当然,潜在思维并不都是消极的,有许多发明创造等也都是潜在思维的成果。如瓦特发明高效率的蒸汽机,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阿基米德提出阿基米德定律等,便是潜在思维的作用。
潜在思维是人意识不到的,它主要是人平时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贮存在人的大脑中,如果长期不使用,其中绝大部分就会与显意识脱钩而进入到潜意识领域,在正常情况下,难以“唤醒”,但若遇到某种“刺激 ”,就会立即“释放”出来,即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学生在教学中,许多高认知水平的有创见的质疑问难往往是受某种启发而由潜意识爆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教师应特别重视。
因为潜在思维有赖于平时的知识信息的积累,所以教师训练学生的潜在思维,不能局限于课内,应该在课前让学生预习,预习后提出不理解的内容,即使对于理解的内容,也要反复推敲,“无疑处生疑”。课后,也要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重新梳理一遍,若还有疑难,先自己解决,若实在不能解决,不妨问教师,问同学,这样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积累,久而久之,学生的潜在思维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John Jarolimek & Clifford.D.Foster: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6th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lnc,1997,p250~251.
2. 杨雁彬: 《创新思维法》,华工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