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举措(2)

2013-05-19 01:08
导读:2.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致


    2.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扩大国际生存空间,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为此:一是要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聘请兼职教师等途径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要深化以能力为本的教学计划改革,更新教材,使其更加贴近教学改革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三是专业设置坚持市场性、适合性、针对性、可行性原则;四是课程设置要突破学科本位思想,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目标,课程的开设应适应国际市场化需要;五是实行灵活的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六是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七是增加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投入,争取地方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部门的支持,加大技能型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

    3. 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科学评价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关键是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建立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种因素,从学校发展的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评估就业的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自2003年开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就业工作将与学校的事业发展、专业设置、评估结论适当挂钩。连续几年就业率低的专业将限制招生,就业率低的院校不能被评为良好和优秀。”

    4.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与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正在联合开展的“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涉及了259所高职院校,这些院校将与企业合作,“订单”式培养数控、汽车维修、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的紧缺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引入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项目教学法”以及“行业导向教学法”,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强化能力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职业证书制度一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性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就业,提高人才适应性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强;化职业能力的培训,尽量使更多的毕业生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6.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鼓励各类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多做尝试,不断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路子。

上一篇:让学生善于质疑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