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民主的性格(2)

2013-06-18 02:00
导读:弓:我看到国外的公民教育和我们的德育几乎是一样的,其中有您谈的参与社会的内容,也有很多个人修养的内容,似乎是把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结合在一起

弓:我看到国外的公民教育和我们的德育几乎是一样的,其中有您谈的参与社会的内容,也有很多个人修养的内容,似乎是把这两方面的内容都结合在一起了。
    肖:一个好的公民一定是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比如,坦诚、直率,乐于表达,就是一个公民的重要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有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社会的制度建设才能真正地反映我们个人的需要。
        公民素养不单纯是社会对人的要求,更是一个人受人欢迎和尊敬的重要品质。
    弓:以前的德育忽视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现在父母在教育孩子当中很注重孩子的自我发展和表现。于是有些人担心现在的孩子过分自我中心了。作为公民教育,要保障个人权利,又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我们如何在观念上平衡好发展自我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肖:所谓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强调公民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这包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合作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讲同志关系,这是有意识形态的意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利益和诉求,严格讲不能称为“同志”,除非是同党。但是我们之间是可以合作的,可以互惠互利。在现代多元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属于不同的利益集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等级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对话、商谈,达到共识。说得极端一些就是讨价还价,彼此妥协。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要顾及到别人的存在。所以,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合作的关系。
 现如今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比较强,这与成长背景有关系,在家庭中受到了父母过多的关注和迁就。所以学校教育中要特别强调怎样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呢?就是要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广泛交往,特别要强调和同伴之间的交往。让他们自己直面冲突,并在学会解决冲突中成长。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弓:父母理解公民教育的概念,对孩子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父母可能会想,这些都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和个人无关。
    肖:只有建设好的社会,有更完善的制度,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作为公民有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才能保证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如果社会不健全的话,绝大多数人的智慧和劳动就不能得到真正发挥和承认,社会财富的增加就会受到很大损害。
    制度是哪里来的呢?是由人来制定的。作为现代公民,思考问题的角度不能仅仅是个人的生活,而要把个人的生活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建立一个能够充分表达个人意志和自由的渠道,我们才能更多地感受到内心的舒畅。但是这种平台和管道是怎么来的呢?这是要靠整个社会来共同营造。但是,社会不是抽象地存在,是由每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这个社会建设得如何,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素养。所以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是必要的。
    弓:从宏观上讲,社会好了,我们每个人才会好。但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并不完全是这样的。父母觉得孩子能上大学,有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最重要。其他的事离我很遥远,我只关心孩子自身的发展。
    肖:父母都会关注孩子的成长。但成长的内涵是什么?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关注公共福利,也是成长的重要内容。一个孩子如果能有效地表达内心的愿望,让别人乐于接受,这些可以让孩子更加受人欢迎和受人尊重。公民素养不单纯是社会对人的一种要求,而且是受人欢迎和受人尊重的一个重要品质。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有更加宽广的眼界和更加高远的境界,会更加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相反,过于狭隘只能使孩子变得眼光短浅、低级庸俗。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孩子民主。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弓:您认为公民教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肖: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把公民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不够突显,鲜明。在发达国家,公民教育是一门必修课程。我们虽然有思想品德课,可公民意识反映得非常不够。今天的教育应该围绕公民素养来进行。其实所有的课程都能体现公民意识,只是折射的程度有所不同。语文、社会、历史这样的课能够体现得更多一些。比如,语文教材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就能体现出某种价值观。
    弓:您觉得什么样的课文能比较好地体现公民教育的思想呢?
    肖:比如小学四年级的课文《争吵》,是外国作家写的,描写的是父亲教导孩子学会自己面对冲突,解决冲突,赢得友谊的故事。在现代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用什么方式解决冲突很重要。比如要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更多体谅,要学会放弃、妥协。民主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生活态度。比如言论自由,“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由于观念上的对立导致情感上的对立。
    教材至少应该不违背公民教育的原则。学校生活要符合公民社会的规则。比如学生守则,不能是成人世界强加给孩子的,应该反映学生的想法,由他们自己制定规则。目前有些制定规则的方式不符合公民教育的理念,因为大多数是由教育机构制订的。我们要相信学生不仅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有制定规则的能力。比如很多游戏规则就是孩子自己制定的。当然教育就是一种价值引导。这种引导的基础是应该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接受。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弓:在家庭教育中有没有一些我们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却违反了公民教育的原则?
    肖:我随便列举几方面的情况:第一,对孩子提出的问题采取欺瞒的态度。比如孩子问我从哪里来?很多父母不能实事求是地回答。这和公民教育是不相符的,公民要有知情权。其实,正确的观念是,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和孩子真实地交流。第二,在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大都不是鼓励孩子直面冲突,学会自己解决,而总是怂恿孩子告状。这样容易让孩子迷信强权。第三,孩子哭闹时,有的父母恐吓孩子,或者随意许诺。而当孩子停止哭闹后,父母又不兑现诺言。第四,有时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总是把责任归于外界的因素,而不是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过失。这样很不利于培养孩子自我反思和责任承担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