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职业学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初步构想
实行弹性学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如何实行弹性学制,笔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结合一些肤浅的认识,提出初步构想如下:
1. 颁布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鉴于弹性学制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产物,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架构以及具体的操作模式,国家教育部门应制订一个包括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实施原则等内容的总的指导性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规范弹性学制的实践工作。各省、市、县教育部门以及各职业学校也要在国家弹性学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地方性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有关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比如制定《关于实行弹性学制的暂行规定》或《关于实行弹性学制的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完善《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以及有关的教学文件,对弹性学制的教学计划、学制类型、学籍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制订的弹性学制实施方案、相关制度要层层上报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才能予以实施。
2. 修订教学计划,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各地、各校在国家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学制的变化修订相应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类型学制的教学、学习的需要,并且要按照“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两种类型模块式课程体系:一种类型是完成某种专业学习的基本课程模块,它包括必修文化课(含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等课程)、必修专业课、选修文化课、选修专业课共四种课程类型的模块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是一种水平标准化课程体系,用以衡量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水平,以保证毕业生质量。一种类型是便于分阶段学习的多样性的学制型课程模块。它按学制分为一年制、一年半制、二年制至五年制等不同类型。两种类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寓统一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相对稳定又富于变化,相辅相成,互相照应。
3. 推行学分制与证书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的学校要推行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制定学分,颁布学分制度,并与证书教育制度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期间(无论是全日制、半日制学习,还是业余时间制、阶段时间制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通过考试,积累学分。各单科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代表各单科水平(能力)的单科证书,各单科学分累计达到相应的总学分的时候获得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的结合,符合弹性学制的要求,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职业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4. 针对弹性学制特点,严格过程管理弹性学制的灵活性,必然带来职业学校办学的一系列变化: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复杂化,学籍变动频繁,学生流动加快,必然增加教学过程管理的难度。各职业学校要针对这些变化,摸索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成立弹性学制管理领导小组,并确定专职人员组织实施、管理。过程管理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课程体系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学籍管理、实习管理、考核管理、就业管理等内容。过程管理最根本的一点是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本身和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衔接工作,防止疏漏、中断,造成管理的脱节。
5. 加强考核加强考核管理是弹性学制的关键环节。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单科证书要考核,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要考核,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也要考核。学校要制定各级各类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各用人单位,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要成立不同层次的资格考试委员会,根据国家颁布的行业等级鉴定标准、行业发展趋向、企业用人标准、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层层考核,严把质量关,确保毕业生质量。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传统的教学体制巳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弹性学制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新生事物已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将面临着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崭新局面。如何面对这既喜人又逼人的形势,是摆在广大职教工作者面前明确无误的任务。作为职教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探索发展规律,才能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为职教事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