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2013-06-20 01:2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分析及对策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 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免费教育政策的实行,对

[摘 要] 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免费教育政策的实行,对于促进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基础性和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现行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进而提出目前完善这一政策的对策。

    [关键词] 免费教育;利弊;对策

    一、师范教育的现状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

    (一)农村地区及偏远山区,教师严重匮乏

    实行新课程教学后,缺少教师的现象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加上农村税费改革,一些农村学校经费紧张,无力提高教师待遇,也无力组织培训,骨干教师留不住,优秀教师又调不来。尽管长期以来,国家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师资,近年来又通过实施西部计划、支教计划、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高素质师资匮乏,农村教师严重流失等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仍不容忽视。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

    针对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两项重大措施,其中的一件大事就是从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教育部直属的六所U币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这一政策初衷?艮好,但是要想使它得以有效的实施还面临很多问题。同时,对于促进教育普惠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还远远不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利弊分析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有利方面

    1.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师质量,进而提高人才质量是建设仓U新型国家的根本,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的出台,正是抓住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源头。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有助于吸引最好的、最有才华的学生,包括家庭贫困的学生,都积极地报考师范院校。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当教师,才能把年轻一代教好、带好、培养好。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情。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师范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优秀教师。

    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在国家投入不断加大、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教师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化到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都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素质师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对师范院校给予相应的支持,有利于高师院校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突破原有的一些体制障碍,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但是,近年来师范教育出现弱化倾向,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能够让困难家庭孩子到这类学校来完成学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免费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

    1. 这一政策不利于加强师范教育优惠政策的普惠性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其自身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谐发展,而教育公平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当前的教育不公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不公,其结果将直接影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应妥善处理好两者关系,将维护教育公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加以落实。

    可是目前出台的这一政策虽然有它的积极意义,具有示范性,但是,要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还在于该项举措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实施。目前,除教育部这六家直属师范大学之外,全国还有九十余家招收师范生的院校。事实上,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优惠政策的惠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优惠政策仅限于部属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很难顺利实现,其表现出的地区差异、校际差异将会更大。

    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还存在一些现实阻力。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初衷虽好,但是存在着一些现实阻力:首先,这一政策要求免费上师范的学生到农村服务三年,可能会影响学生报名的积极性;其次,由于教育是个比较辛苦的职业,其职业的吸引力依然缺乏,适应不了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师资的要求;再次,这一政策的实施也会使一些不热爱教师行业的毕业生钻政策的空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特别大,可能会有些同学本身不愿从事教育,只是为了暂时逃避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了师范。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师资的质量,并且容易出现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

 实施免费的师范教育,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全部问题。那么,如何使师范生免费这项好的政策达到我们如愿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主要需要从政策和道德的角度加以具体规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这项政策的有效实施。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保障和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确定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
上一篇:“服务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对高校的定位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