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评析(2)
2013-09-10 01:12
导读: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部高等学校大学教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
2001年9月4日教高司函[2001]148号文件《关于印发〈2001—2005年部高等学校大学教学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提到配合考委会进一步改革、完善四、六级考试,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
外语实用能力的提高。
2003年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了教高厅[2003]1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20日大学四、六级
失密事件的通报》,文件将2003年9月20日四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经过和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要加强考务工作,充分认识考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2003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了部委号教电[2003]507号电报《教育部司关于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购买试题答案事件进行的通知》,电文中提到2003年
浙江大学发现有考生购买试题答案进行作弊。考前试题可能失密,并要求各地区和考试进行逐级排查,并提出各地区、各考点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再次出现类似事件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领导责任。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发了鄂教办[2004]4号文件《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失密事件的通报〉的通知》,《通知》提出一系列要求,要各校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
2004年初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
可以说,2003年和2004年的工作重点在处理和防止试题泄密上。
三、大学英语考试开启阶段的政策主要内容(2005以后)
2005年3月18日,教育部发布了教高厅[2005]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在其发出前,教育部专门召开了发布会。因为一个教学考试而召开新闻发布会,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文件指出:近期内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导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试点)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导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导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为使学校理解考试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考试测量的结果,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将向学校提供四、六级考试分数的解释。这是四、六级考试改革中第一次开始对成绩报导方式进行改革,明显淡化了考试合格证书的作用。文件的附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为《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目标总的来看有两个,一是要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是要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体现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需求。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根据《改革方案》的安排,2007年1月全面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007年6月开始实施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另外,为了加强管理,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从2005年4月份开始,考试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育部的考试中心共同来管理。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高等教育司负责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方向,聘请大学四、六级的委员会的委员,指导他们做好四、六级的业务工作。教育部的考试中心是具体负责包括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综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见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发展—反泄密—改革。
参考文献:
[1]教高司函[2001]45号.关于印发《第八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主考会议纪要》的通知.2001.4.6.
[2]教高厅[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200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