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敏锐的意识
熟悉了的系统规则,并能用所学的词句进行日常交流,这只能算是一般意义上的外语素质。偶尔,我们在说母语的中,会听到这样一类评论:“这是个文化人,’,或“这人没文化”。这里的‘有没有文化’,多半是指一个人是否受过较高程度的,获得较多的知识。~个人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及其学问的深浅,往往通过其言语表现出来。这实际上是与文化的关系在个人身上的一种体现。
以现代语言学家M.A.K.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派就明确指出,语言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或社会动物,都出生在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中,而且从出生之日起就和社会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一套行动准则和模式。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人,出生后都受到社会的影响,语言是社会人形成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语言对社会进行类型化,并认识世界。语言又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社会类型和文化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语言。Halliday所阐述的语言发展过程主要是指母语习得过程,外语学习亦是同理。从我们开始学习外语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接触一种异族文化,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因此,要想成为一个说外语的“文化人”,仅仅掌握了外语的基本规则,可以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这远远不够,还需要一个宽广的文化背景和敏锐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该语言的实质,理解它的内涵,并娴熟地使用它。
四、积极的创新精神
具备良好的外语素质的最后一个重要标志,应与外语的深层价值——思维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对外语的学习,外语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应该有所提高。在外语学习中,创新能力主要反映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学习方法层面,即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寻语言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创造最佳的学习途径;二是学习效果层面,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就相当于增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拓宽原有的思维方式。反过来,新的思维方式又能够促进外语学习更上一层楼,并帮助外语学习者在其他的专业领域开拓创新,取得较好的成绩。
以上四个方面的外语素质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归纳的。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的外语素质往往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具体方式表现出来。无论是哪一种具体表现,都少不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它们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外语素质的重要支柱。其中,外语交际能力最为关键,因为这是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但在交际过程中文化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影响交际,因而文化能力或文化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外语交际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