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看高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2)

2014-02-26 02:39
导读:礼貌是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对礼貌的认识却因不同而不同。英国人的礼貌讲究绅士风度,穿着不整会被视为失礼行为。中国人讲究“客气”,不客气

   礼貌是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对礼貌的认识却因不同而不同。英国人的礼貌讲究绅士风度,穿着不整会被视为失礼行为。中国人讲究“客气”,不客气的直接接收他人的馈赠、邀请或恭维则被看成是没礼貌的表现。在礼貌准则的应用上,中国人讲究“卑己尊人”的“谦虚”准则,而西方人重视“平等取向”的“得体原则”。将母语的礼貌策略迁移到目的语文化中,势必会造成语用失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请看在宴会上的对话。
   例2:
   A:Nice to meet you.
   B:Me too.
   A:You look so beautiful tonight.
   B:No, you are flattering me. You look more elegant.
   …
   这样的对话显然很有中式的味道。面对他人的褒奖中国人表现得都很谦逊。但是这样的回答却违背了英语的礼貌原则。学习者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谦逊的影响,于是做出了自贬的答复,而以英语为母语的回复则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表示感谢。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而不是“No, you are flattering me.You look more elegant.”

   五、培养语际语用能力策略
   (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二)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职把语言技能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中心,将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的得体性的培养,致使学生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因此,外语教师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将文化知识、语用知识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负语用迁移现象,帮助他们在增进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语用能力,减少语用失误。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注重跨文化语言教学,传授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
   然而语言和文化学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离开文化单独教学生语言无法消除母语对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所造成的影响。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以此来增进跨文化语用知识,减少语用失误。
   (四)重视情感因素,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外语教学中,动机、态度、自信心及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积极的学习动机由于学习的成功往往能强化这种学习态度。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劲的动力和自信心才能使学习者积极参与创建和谐和语言学,进而达到真正、全面地具备语用能力的目的。
   (五)重视语言输入质量
   应适当地提高目的语的输入质量,即趣味性、多样性。增加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并使暂时的、不稳定的兴趣转化为永久的、牢固的学习动力,使学习在更长的时间内处于自觉的、兴奋的状态中。语言输入的多样性既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从上缓解学习者的疲劳感,让他们有机会不断地接触新的刺激方式。
   六、结语
   母语对于外语学习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高职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来就略逊于本科学生。高职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御用的负迁移现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提高自身的语际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常志勇,李文.语际语用学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8.
   [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0.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 郭芳. 语际语用学视角下的跨文化语用能力提高初探[J].剑南,2010.
   [4] 黄青,付翠霞.外语学习情感策略与语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J].周刊,2009.
   [5] 姜丽伟.论语际语语用能力的发展[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10.
   [6] 李平.导致语用失误的母语语用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
   [7] 刘绍忠.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考[J].现代外语,1997.

上一篇: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低起点英语学习者中的有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