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专业 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论文摘要:简要分析了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加强听说,阅读,的训练,教材中阅读的选择,专业英语课程的考核和双语教学等方面论述了关于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大,教委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把专业阅读列为必修课而纳入英语教学计划,强调培养学生阅读专业书刊的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逐渐增多的进口的英文说明书、看懂机器上的英文操作指示;逐渐增多的对外科技技术交流;要获得最新的国际科技动态,查到第一手资料等等,这些都绝对离不开相关领域的专业英语这个工具。但是,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专业英语的教学都还不够重视。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对课程设置和教材设计等方面缺乏合理、科学的安排,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1高职院校专业英语现状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将来从事的是技术性工作,科研开发创新不是技术工的份内职责。就业以后,可能连基础英语都用不上,更何况专业英语。还有些学生认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就是学习一些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就是把专业英语的文章能正确地翻译成。因此,专业英语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由于中小学阶段英语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缺乏,语言的长期积累不足,在进入高校后尤显英语积淀太浅、功夫不足。很多学生感觉基础英语的底子都没打好,又学专业英语,就如同空中造楼,对专业英语的学习表现出畏难情绪。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3 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历和职称结构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专业英语师资队伍状况却并不乐观。课程的教师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英语语言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另一类是英语基础较好的相关专业教师。不论哪类教师任教,均存在着以下令人堪忧的问题:专业教师虽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但英语语言知识水准还有待提高,语言的教学方法与规律掌握的不够。而英语教师虽然拥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但却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其次教师专业英语教学的稳定性缺乏,有时会随着各专业师资的供需矛盾而调整。由于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及教学方法的要求较高,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就显的尤其重要。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
1.4 实用性的教材缺乏
大学实用英语目前有比较完整的系列教材,包括精读、泛读、语法、听力、快速阅读等。但是目前比较实用的、有针对性的、适合高职高专的好教材还是比较缺乏,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教材更少。很多教材内容过于单调、陈旧,有的难度太深、理论性太强,还有的本身的编排结构不够合理,因此,就教材而言,从普通英语到专业英语缺乏一种过渡,即缺乏各专业均需掌握的科技英文文献基本语言知识。
2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2.1 明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
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方向及定位来确定专业英语的范畴,对全院专业英语设置提出统一的要求。专业英语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大学英语高级阶段进行,学生很快将踏人,他们在工作中会碰到一些难题,需要借助工具书或报刊杂志以及其他检索手段独立地解决,因此,要把培养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列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