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教育技术素质及其培养(2)

2014-05-02 01:30
导读:1.3技术能力 掌握教育技术知识的目的是使获得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

  1.3技术能力
  掌握教育技术知识的目的是使获得的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依据教学设计的原则对所担任的课程进行学习需求分析、阐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的能力。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对一切教学资源的系统开发和综合利用。

  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和评价信息、组织和保持信息、传译和交流信息以及使用加工处理信息、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信息能力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力包括选择、使用、维护教学媒体的能力。在这里特别强调运用的能力,是为了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教学媒体优化教学,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教育技术观念、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构成了教育技术素质的三要素。三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观念是先导,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

  2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最开放的人。”我国教育界也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普遍认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创造型人才。

  而教育技术恰好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利用教育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和实践的空间和时间;第二,利用教育技术有助于创设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身处一个充满智慧、快乐和美感的课堂,可以把学生的负担化作学习的愉悦,把学生压力变为学习期待,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从而优化教学质量;第三,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习者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第四,教育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基于资源的学习能力。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可能指望在学校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让学生学习完有关的知识,而应教育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陶行之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博物馆、科技馆、英特网、教师、专家等丰富的资源帮助个人进行有效学习,从而使学习者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可见,既有现代教育观念又能利用教育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的教育、环境的熏陶、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对网络信息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互动式教学、学生自制教学课件等教学实践的磨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该如何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素质呢?

上一篇:试论师生共同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专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