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议中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2)

2014-07-25 01:15
导读:2. 设置适当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成功经验的体验 班杜拉指出,个体亲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体验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 设置适当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成功经验的体验
  班杜拉指出,个体亲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体验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经验可以促进个体建立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内化到个体的自我概念体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各个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把练习目标设定多级分解,如排球垫球目标设定为:自垫、对墙垫、对垫、隔网垫四个目标,层层递增。这样分解了练习难度,使学生在练习中尽可能获得成功的经验,以便提高自我效率。另外,要让学生了解、掌握教学目标。研究表明,掌握目标可以促进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持久兴趣,促使个体不断地克服行动中的困难,表现出坚忍的行为。掌握教学目标有助于个体增加对成功经验的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3.给学生提供积极的言语和鼓励
  体育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难度,个体的成败经验对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固然重要,但他人的言语支持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言语说服对学生体育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建立有一定的作用,当学生得到源自自己尊敬的人鼓励或激励时,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教师的言语说服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进而得到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自我能力的变化发展,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4.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人们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时,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扮演教学的者、合作者,努力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尊重和信任,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以此作为学生的一个自我激励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对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进行记录,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使学生养成对自己的体育学习进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应该从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目标的多样性出发建立多个评价指标,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获得满足感,进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应该说,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动机的核心要素,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正确认识自我效能的教育价值,把新课程教学和培养自我效能感有机结合起来,把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作教学目标之一,努力创建一种新型的高效能感的体育新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春申.自我效能理论述评[J].发展与教育,2000,(1).
  [2]张鼎昆等.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1999,(1).
  [3]陈琦.当代教育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彭聃龄.动机的认知理论.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2004,(5).
  [6]许百华等.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2,(6).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7]闵春晖.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能感的教学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7,(3)
  [8]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
  [9]沉郁等.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5,(5).

上一篇:浅谈网络游戏模式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