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的培养(2)

2014-07-27 01:31
导读:(三)同伴群体因素 同伴群体主要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模仿学习来影响处于其中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的发展进程。Pintrich,P.R. Schunck,D.H.(1996)研究认为,通过观

   (三)同伴群体因素
  同伴群体主要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模仿学习来影响处于其中的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的发展进程。Pintrich,P.R. &Schunck,D.H.(1996)研究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与他们条件相近的人学习获得成功,学生可以提高自我效能并且能促使他们自己也去完成相似的任务——如果他们也确信自己能与榜样一样可以取得成功的话。相反,如果在看到与自己条件相近的同学在完成某项任务失败时,则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也同样缺乏要获得成功所需要的那些能力,并且他们会规劝自己不要去尝试做这项工作。榜样的示范作用对那些还不确定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的学生有更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也对那些曾经历过相类似的困难而正犹豫不决的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力(Bandura,A.1997)。
  
  三、学校中培养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的策略
  
   (一)体验学习成功
  教学上一定要让学生多体验成功。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是建立在以往的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成功的经历会增强学生在未来取得成功的信心;失败的经历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为了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感,我们应对某些学生尤其是差生降低成功的评判标准,对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也及时给予鼓励,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长处,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简单的目标,使学生在从事该任务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每一步进展,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和成功。
   (二)提供榜样示范
  让学生在替代性经验中获得学习自我效能,即通过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学习进步行为来培养自信心。在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时,注意从自身的进步中增强学习自我效能。一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如果经常和学习优秀的同学去比较,会觉得自己总是样样不如别人,再努力也没别人好,越比自信心越低,越比越失去学习的动力。要引导他们同自己的过去相比,个人的进步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我效能。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指导正确归因
  行为成败的归因对人的情绪、期待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可忽视归因对学生的自我效能的作用。对学业成败的归因也一样,如果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偶然的机遇,不利于学生学习自我效能的增强,而如果对学习进步作能力上的归因,可以让学生逐步确信自己是有学习能力的,自己的努力是有回报的,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进步,进而也会增强其学习自我效能。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自我效能。
  (五)营造安全氛围
  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紧张、焦虑所困绕的时候更期待成功,对自己的能力判断水平也比处于消极情绪时要高得多。当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安全的时候,学业自我效能明显增强,从而更乐于学习渴望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习环境以及过程中营造安全氛围,平等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成绩好坏,与他们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轻松地投入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述评[J].发展与教育,2000,(1):63.
  [2] Pajares, F. & Miller, M.D.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self-concept beliefs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A path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4, 86:193-203.
  [3] 张 敏,雷开春.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3,26(4):717-719.
  [4] 张广辉,李德树,卿平海.关于25000名初中学生自信心的报告[J]. 与实践,1993,(1):43-47.

上一篇:试论职业核心能力中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