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从计算机专业就业难谈高校教育改革

2014-07-25 01:1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从计算机专业就业难谈高校教育改革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关键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 综

  关键词: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 综合素质

  论文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需求脱节是造成目前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出发,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阐述高校计算机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洛阳理院的办学条件和区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深入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措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发行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高校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曾经受到热捧的计算机专业初次就业率近几年来持续下滑,一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据有关部门的显示,目前全球IT人才仍然短缺,我国IT人才总量更是严重不足。2008年,仅国内IT工程师的需求量就达到25万人,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IT人才的需求仍将处于紧缺状态[1]。如此高的人才需求,却对应了不断下降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造成目前这种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窘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用人需求脱节,导致供需结构性失衡。
  目前,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有实际操作项目经验,无需任何培训就可以上岗的人,而现在的大学生空有理论知识,缺乏一技之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被迫参加各类计算机培训机构,接受升级教育。据了解,今年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人数呈现出大幅增长的势头,其中在校大学生和大学生是这一期间最重要的主力;企业需求与高校教育间不断被拉伸的真空地带,由层出不穷的各类IT培训机构迅速填充起来。这正说明了传统的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上同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的现实,揭示出当前高校教育的种种弊端。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如何探索IT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和方法,培养出大批合格的IT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1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专业教育为任务,以知识传授为主导,全天候、大班级的授课。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自主选择,缺失个性发展,课程负担过重,理论与实际脱节,学非所用,导致学生普遍厌学,教育质量低下,更严重的后果是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培养适应全球的国际化人才,国内高校必须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改变单纯的专业教育、知识传授形式,增加调研讨论。教师指定阅读书目,学生分组调研讨论,强化团队意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除了课外自主学习外,还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激发其创新精神,强化其实践能力。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基本分3个层次:少量高层次的计算机研发人员、大量的一般开发与教育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各学校应针对自身的办学水平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根据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课程设置,同时也应预测行业的发展模式,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不仅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个教育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种要素,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多数院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国内大学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师资数量严重短缺,一些大学的生师比竟然高达40∶1[2]。另一方面,不少年轻教师大多是依赖理论研究的科班出身,对技能培养和工程应用掌握不足,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工程开发知识和实践经验;另外,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多数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虽然大都具有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但缺乏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再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无暇顾及必要的团队交流与合作。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也表示,培养脱节与教师素质也有关系。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创新教育的提出[3],给计算机专业教师带来了挑战。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处于学科的前沿。要积极承担或参与、省市的科研任务和项目,积累开发经验,掌握了相关技术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才能使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师要提高学科综合修养,把握的目的和本质;掌握教育技术和教育学,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要为人师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既要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又要放下教师的尊严,虚心学习学生的优良见解,还要原谅学生对自己的冒犯,这样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也会把这样的教师当作自己的楷模[4]。
  2.2高校须加大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
  一方面,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开发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期安排教师到国内、省内著名的IT企业参观学习,与业内人士交流沟通,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新技术和新发现,以及社会信息化发展最新动态。或是请一线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开展系列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寻找课题,并进行合作开发。
  另一方面,要提高年轻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质量。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学观摩活动,使年轻教师有机会向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一流的老教师学习如何授课;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工作中,可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传、帮、带的关系,使年青教师快速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心理。
上一篇:浅议中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