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文化视阈下美国文学课教学的研究(2)

2014-07-27 01:34
导读:现在国内许多地方高校美国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仍是“循规蹈矩”,即仍以对美国主流文学的讲授为主,而将美国的华裔文学、犹太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等拒

  现在国内许多地方高校美国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仍是“循规蹈矩”,即仍以对美国主流文学的讲授为主,而将美国的华裔文学、犹太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等拒之门外。事实上,美国的族裔文学也是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多元中的一种,是生活在美国的各少数移民及其后代在美国生活经历的真实写照。这些少数民族及其后代,他们的故事展现着他们在与美国的本土人土在日常交往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文化碰撞的境况,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实例。以美国的华裔文学为例,如果能将它引入到我们高校的关于美国文学的课堂教学之中来,就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会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的华裔文化,有助于学生对华人在美国的复杂而多样的经历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与美国人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在中美关系日趋稳定与发展的背景下,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在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中重视族裔文学,特别是重视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文学的教学,无疑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3.应重视第二课堂中的相关的文化实践活动
  学以致用是每个学习者学习的目的,然而对我国的学习者而言,他们“用”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第二课堂就成了他们实践用外语与人交际的重要场所。为与突出文化教学的第一课堂相适应,美国文学课的第二课堂应以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跨文化实践的机会。比如,可请外籍教师编排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到这种交际场景中,让他们体会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困难,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请外教适时地给予点评或,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感受异域的文化。欣赏蕴涵深刻的美国影片也是一种有效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比如,可以为学生播放由华裔文学作品《喜福会》改编制作的同名。在这类电影中,学生可以从中较直观地了解到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可以了解中美两国人士在相遇或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在文化上的冲突,从而对美国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总之,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应该努力丰富美国文学课程中的跨文化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应注意教学方法的更新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美国文学课的教学方法需要更新,即应采取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为指针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讲授、引导、讨论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中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应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双向互动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和实践的机会,要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开放式的学习,以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特体验。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要设法做到将知识的教学与文化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5.应改革考核的方式
  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重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应认真研究考试的方式,以使其能与实现教学目标相适应。一直以来,我们的美国文学课的考试总是过分地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考题总多集中在相关作家、相关作品及其流派之上,对学生的跨文化的实践能力则缺少必要的考查。显然,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在新的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已丧失了其生命力,对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新的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应实行新的融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测试于一体的考核方式。实施融知识考查与能力测试于一体的考核方式,的题型设计要尽量减少单纯识记性试题的数量,要注重对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实践能力的综合检测,从而使之能成为学生平时学习的正确导向,即使之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而恰当的引导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时境中,高校外语教学应把握世界发展的方向。对世界超级大国美国的文化认识对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美国文学课的教学中应突出其文化性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使之能适应21世纪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高校外语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其中,需要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对之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崔振华.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金星晖.影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5.
  [4]刘波.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综合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
  [5]刘小艳.关于21世纪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杨希燕,刘佳汇.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与模式[J].长春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7]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浅议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设想 下一篇:试论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