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析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2)

2014-07-31 01:00
导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推广,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主导性意识形态与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一方面,随着有中国特色伟大实践向前推进,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推广,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形成了主导性意识形态与多元化意识形态并存的发展格局。一方面,随着有中国特色伟大实践向前推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是党在马克思理论的下,用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来分析、观察新时期、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而创立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社会主导性意识形态,并将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不断得到强化和丰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重大突破,是改革开放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的第一大思想结晶。这一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顺利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思想前提。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为转变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在意识形态建设上作出的理论创新。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并形成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即科学发展观,不断对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理论和观念创新。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例如,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传统社会信任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和价值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日渐被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急功近利思潮侵蚀,社会意识形态凸显了工具主义的倾向;在信息网络化和影视化的影响下,各种社会思潮出现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渠道,意识形态感性化趋势无疑又增加了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变化的复杂性。

  三、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

  (一)在新的形势下,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加强。毛泽东同志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出新的特点,即价值观的渗透和反渗透异常激烈。我国国内又处在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转型任务叠加、转型复杂和转型速度加快,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特别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价值观面临挑战,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现象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构建并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都是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举措。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需要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需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任务就内在地规定了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要提倡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化,需要树立世界的眼光,开放的眼光,不断地吸纳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需要立足于我们的传统,不断继承和发扬我国中优良的做法;也需要着眼于我国的现实生活,在不断涌现的新事物中挖掘先进文化的因子。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引导、批判和消解的作用,引导人们对真、善、美、公平、正义的追求,而对假、恶、丑等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抵制,从而最大限度地消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使艰苦奋斗、爱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传统美德得以更好地继承、发扬和践行;还要开发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文化,例如民主思想、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此外,还要培育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社会的现代文化生长的土壤。草根族、网络文化等这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事物能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现代文化。此外,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需要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民主的发展,然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去吸纳和借鉴。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