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学校教师师德问题(2)
2014-11-12 01:36
导读:教师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 辅导 者,还是思想的示范者,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职能。教师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在为人
教师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
辅导者,还是思想的示范者,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职能。教师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在为人师表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有的仪表不整,举止缺乏文明,还有的道德行为堕落,严重污染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净土。
(四)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
部分高中教师缺乏竞争忧患意识,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更多是制度缺陷造成的,部分教师岗位稳定牢固,做好做坏待遇都一样,容易令教师觉得自己捧上了“铁饭碗”,结果他们工作缺乏上进心,对改进教学方法漠不关心,对促进和谐校园发展起到了反作用。
现在部分学校开展提高教师忧患意识,增强教师竞争的措施,这些方案却照搬了企业的方法,采用量化方式考核教师并且挂钩
,这种方法可能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关系,教师不可避免地应付各种考核工作,许多评分项目滥于形式,反而使教师丢掉了对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思考,这些不合理的制度都应该需要科学和及时地改革。
三、增强高中学校教师师德水平的途径 (一)教师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省,提高师德水平。
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内因,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充分加强自身修养的积极性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狠抓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理顺和更新师德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严以律己、追求上进、自强不息,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再次,师德的时代性、进步性特征要求教师要在不断地实践中,自我学习和修炼,不断将师德发展到新的水平,新的阶段,乃至新的境界。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加强外部建设,激励支持师德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外部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师德建设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外校先进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地进行师德环境建设。
1、完善师德教育。要加强教育和
培训,以更新观念、加强师德和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有效的师德教育有以下两个要点,一是要从学校师德现状出发,开展针对性教育。尤其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努力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制度,在充分的的基础上确定师德建设的层次和境界,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一个系统的体制。
师德建设要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例如邀请高等学校的有关学者、教授给教师授课,推动初中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和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塑造为人师表的形象。
2、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学校必须从开始聘用教师的时刻就开始把关教师的师德问题。各学校在招收和试用新教师时,不能只看各种证书,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师德调查体系并认真落实,凡进必考,从应聘教师的个人的行为倾向、诚信记录、科学态度等指标来衡量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严把教师入口关。
经过了准入制度的,还需要长期地进行检查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师德评价标准。一是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考核体系,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从专业素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评价;二是要建立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工作协调制、师德工作考核制等制度,分解指标,落实责任,逐步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考核制度还要不断及时地更新量化标准、奖惩程度等内容,使之符合现实情况,更科学和公平。
3、完善师德监督制度。设立监督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师师德的自觉行为。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要从多方面入手,从监督主体上看,可以分为学校、学生、三个层次,学校监督就是学校建立负责师德建设的部门,经常调查了解师德情况;学生监督就是建立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教活动,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社会监督就是通过组织校外人士譬如家长担任社会督导员,加强师德监督的客观公正性。此外,师德的奖惩体制需要完善。一方面对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使之成为教师努力提高师德的动力:另一方面对师德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或评估不合格的通报批评或责令限期改正,使之成为教师师德的警戒线。
4、开展师德氛围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师德建设的土壤,是师德建设生机和活力的基础。高中学校要把师德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注重活动的实效。学校应将师德的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编发宣传资料、组织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教师事迹,推动师德建设的模范化,形成学习模范教师的热潮。还可以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创新竞赛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经常举办师德论坛,交流先进经验、研究难点热点,形成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学校还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支持教师的一系列创新行动,将人文关怀和物质激励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加强师德组织建设。随着师德建设越来越紧迫和重要,高中学校要建立师德建设的组织机构,以校长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持制定师德
建设方案,提供物质保障。党组织是师德建设的政治核心,党员教师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学校各层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师德高尚的典范,在工作中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定期研究、常抓不懈。此外,还可以设定师德管理责任人制度,若责任人下属的教师中出现了违背师德的问题,就要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高中学校的师德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只有依靠校领导的核心带头作用,依赖广大教师的团结合力作用,发挥教师个人的艰苦朴素精神,才能真正做好高中学校教师师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袁小平.制度:师德建设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5(4).
[3]唐柏林.论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