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及(2)

2014-12-23 01:45
导读:三、新课程实施中情感得以常态化的策略 1.教师增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意识,进行认识上的纠偏。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情感教育常态化,首先进行

  三、新课程实施中情感得以常态化的策略
  1.教师增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意识,进行认识上的纠偏。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情感教育常态化,首先进行认识的纠偏,内在地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意识到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并非浪费时间,影响教学成绩,而是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成绩,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应意识到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了长远发展。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许多年后,提起对自己后来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不是自己考试分数,而是老师对自己有意或无意的人文关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忌只看学业成绩,或操之过急,尤其看到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犯了错误,马上和他的成绩联系起来,不择言语地痛骂一顿以解心头之恨;或叫来家长,让家长协助一起训斥,孰不知这些做法不但无济于学生改正错误和学业成绩的进步,还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使之不但厌恶学习,还厌恶老师,进而由厌恶老师消极对待该门功课的学习。作为教师,首先应冷静地从情感上关怀犯错误的学生,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想办法帮助其一起改正,会受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这可能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2.让情感教育给力课程学习
  在目前高考背景下,让情感教育给力课程学习,情感教育才有载体,才有生命力。朱晓曼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人的认识并不一定导致行为。从认识到行为发生,其中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情感在其中作为评价的震荡机制使人选择某种行为并使它现实化。人的情感体验以满意不满意的感受状态把人本身的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携带构成一个主体对自己活动关系(物我关系、人我关系等)的内部监控系统。对活动关系满意,人将注意指向某类信息,择取某类信息,而忽略、回避与主体情感需要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这时,注意会保持得长久,程度也强烈。结果,使人对这些信息的加工、消化与人的自信心、自制力形成良性的正循环。相反,对活动关系不满意,主体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被凄楚、焦虑、烦恼所困扰,这时,感知取向、理解向度都带有否定性情感色彩,导致主体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对与失败有关的信息反应阈限降低,不仅对外在事物的评价倾向于否定,而且容易对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都作出否定性的理解。教师不应把情感教育和课程学习或高考对立起来,应认识到情感关怀能更有利于课程学习。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他必须对该课程产生积极的情感评价。笔者在学生毕业十八年后的一次聚会上,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感叹,老师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颇大。一位学生说,他之所以这门功课学得好,是因为他在政治课上总能找到自信的感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使学生体验到满意的感受,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这有利于学生持久地、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有利于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率。使情感关怀更有利于课程学习。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让学生充分行使话语权
  为了与学生充分进行情感交流,必须设计一些平台,让学生充分行使话语权。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自身实际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可以与学生商量着学,告知学生整个教学任务、教学时间,让学生参与安排,充分表达想法,在教学的准备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一道挖掘教学资源。笔者在准备“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资源时,想利用一首歌来渲染气氛,学生争先恐后的提出用《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较贴切。在学习“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相关内容时,学生收集的资料出乎笔者意料的丰富。学生充分行使话语权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布置作业时也可以与学生商量,如果当天整体作业多就少布置一点,但一定要认真完成,遇到困难或特殊情况可以跟老师商量事后补上,但杜绝抄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过重的任务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不堪重负的感觉,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抵制学习,又何谈学习效率,而且还会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在教学评价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让学生描绘教师教育活动对自身情感方面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的描绘,对教师的情感教育活动进行定性评价。
  此外,设计多种形式的师生交流平台。情感是从内部世界反观自身,理解主体与客体之间各种现实或可能意义关系,审度其中利弊,然后把各种能量有效地聚合起来、组织起来,在感情的基础上产生意志能力,直接控制主体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调节活动能量的强弱与速度,决定持续时间长与短,尤其是刺激主体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活动目的的实现。因此,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去争取成功。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平台进行情感教育。笔者采用以下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采用日记式交流法。为了避免班级学生多教师顾及不到所有学生情感变化的状况,可采用日记式交流法,学生通过书面交流与老师交流学习中的感悟,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对老师教学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告之。
  网络聊天等形式。师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等形式进行交流,在学生进步道路上当好拉手,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当好助手,在学生遇到烦恼时当好开心手,通过与学生情感交流不断地加以引导,使之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网聊可以避免当面交流的紧张状况,让学生敞开心扉,有利于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对学生加以科学引导,使之以积极的情感看待世界、人生、。由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在课上能愉快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充满生机。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正所谓功夫在课堂之外,效果在课堂之内,效益在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鲁 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
  2 朱小蔓.情感教育伦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
  3 彼德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8
  4 谢树平主编.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5 施良方主编.学习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上一篇:试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