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2)
2014-12-24 01:53
导读:4.技术手段的协调。由于化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延伸,包括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等方面。会计准则
4.技术手段的协调。由于化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延伸,包括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划、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等方面。会计准则的推行,必然影响到会计电算化系统,新的平台要求更有质量,许多企业的操作硬件需要更换,会计操作必须服从会计专业判断。
5.高级会计人才的补缺。国际交往的增多凸显出中国会计人才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在我国,即使是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国内会计事务所,对国际标准的了解也不是十分透彻,更不用说众多的企业会计人员。
6.新旧准则的衔接转换。从本次会计改革来看,新旧准则的过渡期长达三年。在这个时期,多种不同的会计规范体系同时起作用,会计信息的过渡型制度性差异必然存在。过渡期完成后,还应当做好新旧衔接转换工作,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编制年报。
三、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教育目标的重新界定是亟待考虑的重大问题。我国会计教育系统已经形成了专科(含高职)、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教育体系,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是重研究,还是重应用等问题是会计教育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认为,会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技能全面的会计人才,但并不否认素质教育,同时,不同层次的教育其目标应该各有侧重。
2.师资
培训是摆在会计教育改革首要位置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准则的实施,对高校教育而言,相当数量的会计教育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不仅因为相当数量的高校教育者,与会计实务界联系不多,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更因为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了新的跨越和突破。表现如下:第一,理念新。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为者和公众提供决策的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第二,系统性和借鉴性。新准则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既有普通适用的一般准则,又有兼顾特色的特殊行业或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报告的报告准则。第三,国际趋同性。新准则实现了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在新面前,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果教师的理念不紧跟时代的发展,将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师资培训是当前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教师是会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专业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专业教师的素养包括教师的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会计职业觉悟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有显示,近一半的高校仍然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教法落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的素养不够,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机会而欠缺实务能力,因此,如何增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教师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当务之急。相关调查发现,2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首要方面,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对职业判断教育意识的培养。
新准则的颁布,对于会计事项的处理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这不仅从客观方面要求从业人员以正确的职业判断处理交易或事项,更从主观方面对从业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会计职业判断,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怎样才能正确进行会计职业判断,选择恰当的政策和方法,提供合理的、公允的会计信息。教师与教师之间不交流,教师与会计实务界不联系,其业务能力要提高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在会计教育的改革问题中,师资队伍的培训问题是摆在突出位置的一个重大问题。
3.教学大纲及课程体系需要重新修订和设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使高校会计教学体系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现行的教学大纲仍然是按照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制定的,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是会计教育部门亟待考虑的问题。现行课程体系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大都不涉及实践环节或实践环节模拟不多,不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无法培养职业判断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重新更正。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会计教材需要更新。会计教育问题,尤其是在高校的
会计学专业教材中,如何贯彻新会计准则的思想将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而新准则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有合适的教材,原有教材仍将继续使用,因此对于各种专业教材的过渡性使用,必须慎重,力图使教材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产生较大而深远的影响。
5.教育观念需要更新。传统的会计教育中,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室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教材当做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观念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改革。实践能力的培养历来是会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新准则的实施,对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会计界的实际需求有着相当大的落差,因此迫切需要摒弃现有的落后想法和方式,运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