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 基础 新农村建设 四个“必须”
论文摘 要: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战略地位。因此,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和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们的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新农村。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也分别于2006年2月14日和20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三农”问题改革的长远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培养出有、高素质、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因此,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成为教育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
根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基本素质与民主法治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对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府支持、外来帮助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农民自身去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构建新的生存和生活。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否。如果农民的基本素质不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就基本上属于空中楼阁,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加强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村基础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承担着造就新型高素质农民的重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提供人才支持。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基础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这样理解,农村基础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①。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层次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意识,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质、娴熟技能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基础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经济水平的基本途径。
美舒尔茨曾经作过这样的预测:“小学教育的回报率为35%,中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是10%,是11%。”据此可以看出,投资回报率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在递减。也就是说,基础的教育反而有高的投资回报率。概而言之,农村基础教育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而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和其劳动生产率是成正相关的,即文化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就会越高。因此,要想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的技术技能。
2.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思想意识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我国农民的生活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农民的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化特征。一些农村地区,小农意识、封建落后意识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一些农民的法治意识也较淡薄甚至是空白。
首先,大部分农民沿袭的仍是传统的耕作思想和技术经验,几乎没有科学技术方面的学习和投入;其次,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仍然严重,封建迷信活动泛滥;最后,农制意识淡薄,有的农村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损害群众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农民却不知道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现象,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绊脚石。要顺利解决这些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和矛盾,既要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又离不开农村基础教育的渗透和影响。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如何通过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安定、和谐、健康地发展,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总之,要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的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作用可见一斑。
二、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要做到四个“必须”
通过对农村基础教育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经济水平和思想意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认为,要想实现新农村建设,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村基础教育要做到四个“必须”。
1.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民的终身发展。
终身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世界各地实现终身发展的一些措施已经出台。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我国农村整体的弱势状态,就要把农民看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从农民素质抓起。而要想使农民的素质真正提高,就必须以终身发展的观念来看待、定义和解释基础教育。只有农村基础教育成为农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才可以真正实现。因此,基础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必须使广大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实现在生活方式上更加健康、高尚、文明;在思想上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