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高语文教学之——唯有源头活水来(2)
2015-01-02 01:37
导读:2.1.6 教师巡回。 2.1.7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想方设法激活学生,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2.2 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
2.1.6 教师巡回。
2.1.7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想方设法激活学生,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2.2 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语文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网络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只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记得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又让学生欣赏蒋嘉铿的京剧版《念奴娇》,也让学生欣赏伊能静的通俗版《念奴娇》,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不同的情感演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和情感演绎,学生觉得课堂充满活力,觉得活动较有趣。除此之外,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情感世界,从而去理解他的豪放与婉约。另外,让学生明白人生道理,我放弃一贯说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欣赏于丹讲《论语》中的“人生之道”相关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中的道理,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针对男生对《三国演义》的爱好,特意安排学生看易中天《品三国》,体会“冷暖人生”,引发学生对“孙权”这个人物的探究性学习。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善用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这样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3.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
记得职校学生曾流行这样的口头禅: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
背笔记,考完全忘记,
扔笔记。可见学生学习方法的陈旧与单一。在网络资源丰厚的今天,我们职高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本背景、熟悉人物生平、探究质疑课文、研究讨论问题等等。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对这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该诗主题的理解,让学生课前上网查询,网上阅读《志摩的生平》、《再别康桥赏析》,课堂中也可网上呈现《再别康桥寻梦意识》、《再别康桥三美》,加深学生对
诗歌主旨以及诗歌的把握,课后还可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志摩诗歌的鉴赏,网上阅读《再别康桥思想艺术赏析》、《志摩的爱情故事》、《志摩之死》等等。这样,网上的语文资源便被有选择地充实到了现实的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不断丰满和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而在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可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又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开展实践活动,倡导“活”练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规定职业高中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是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情趣,培养主义的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了解职高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职高语文教学需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如训练学生写好汉字。因为职高学生字写得不好,将会影响自身的形象,不利于。要开展读书看报活动,努力克服方言障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情境,让学生在
时自如地介绍自己。这样,需要教师作“模拟教学”和“情境教学”,或者让学生走入企业作真实的尝试。职高语文教师在重视写作时,还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训练学生写单据、便条、书信等,还要结合专业如,应让学生学会如何写
导游词,并选择旅游点,让学生作训练的尝试,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生活,训练才有定义。就如刘国正所说的:“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
缺乏活力的职高语文教学现状,注重实际应用的职高语文教学任务,应引起我们职高语文教师的反思,需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为职高语文注入“活水”,相信语文课能开出“美”的花朵来,相信语科能恢复独具的青春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