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职高语文教学之——唯有源头活水来

2015-01-02 01:3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试论职高语文教学之——唯有源头活水来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文章通过剖析职高语文教学现状,


  【摘要】文章通过剖析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尝试'活'练”的教学策略,呼唤职高语文教师为语文注入“生机与活力”而努力。

  【论文关键词】职高 语文 教学“活”
  
  1.“活”的必要

  1.1 令人担忧的教学现状。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普高语文教改声势浩大,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很大的成绩,语文专家纷纷提出不同的教育理念,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比之下,中等语文改革就显得冷冷清清。这样,一线的职高语文教师也就缺失了可自己教学行为的明确的理论依据。因此目前很多职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普高化、陈旧化的,严重地疏离了职高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念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失误,职高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对普高语文教学的借鉴都达到了“借用”的地步,体现了不出职高语文教学的特色。陈旧的带有偏差的教学理念,疏离了职高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学内容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职高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其实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它既包括在教学中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及增删、更换。”可见,语文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长期的局限于教教材,没有注入鲜活的教学因素,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语文课出现学生“集体昏睡”、“死气沉沉”的情形便不言而喻。再者,教学活动单调。相对于普高生,职高学生素质要差一些,课堂纪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及精力进行组织,往往没有太多的心思去考虑教法。再加上有些教师担心上课一提问一讨论,学生趁机聊天、起哄,影响教学秩序,反正职高学生一问三不知,再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因此,整个课堂就被教师的话语所霸占,学生形同虚设。这样,学生也就无法“介入自己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也就体验不到“语文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的意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2 时代发展的要求。被誉为教育思想发展中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鲜明地提出了“为了生存”和“学会生存”这一主题;面向21世纪的“德洛尔报告”则更明确地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重大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被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而职高语科恰恰是职高学生走向生活的基础学科,如何让职高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让职高学生更好地立足生活,立足,已是我们职高语文教师的重任,更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职责。
  面对令人担忧的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让职高语文教学“活”起来。

  2.“活”的策略
  2.1 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淡化普高情结,真正去了解作为中考失败者职高学生的特点及需要,缩短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距离,要勇于抛弃“权威”的意识,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将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合作的伙伴,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教学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教师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具体地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育是无源之水的死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又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惟有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积极反思曾经疏离学生生活的教学现状,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激活职高学生的心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是一堂作文训练课,题为《我的母亲》。┆
  2.1.1 课间播放(《真的爱你》)
  2.1.2 师:课间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生:《真的爱你》
  师:爱谁?
  生:妈妈。
  师:现在请欣赏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听完后谈谈感受。
  生1:我听到了忧伤。
  生2:我很感动。
  生3:我感受到了***奉献精神。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烛光里的妈妈》。
  随后教师谈自己的感受。
  2.1.3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反映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歌曲、名言、画作等,也可现场朗诵。
  2.1.4 学生分组交流,互谈体会,教师适当点评。
  2.1.5 个别学生朗诵舒婷作品《啊,母亲》,将学生心中的情感激活起来,随后学生齐背《游子吟》,感受母爱的温暖。
上一篇:关于创设“说”的情景 搞好英语课堂教学 下一篇:没有了